昨晚吃饭和一帮程序员兄弟聊公开构建这个事,想起来6 年前我第一次把一个还在打磨的 Python 小工具公开发到公众号的事情 那条内容只有几十个阅读,却让我收获了第一个付费用户,也让我真切体会到——“公开构建”是一条可以越走越宽的正循环。 回头想想,这条路之所以能一直走下去,主要做了四件事: 1. 把正在做的事实时拆解分享 每周拆一次产品迭代小结,坦白失败、记录方法,让朋友们看到过程而不只是结果。时间久了,他们愿意第一时间来试用,也更乐意给我反馈。 2. 顺手沉淀可复用的工具或课程 做工具,就顺便把核心思路录成迷你教程;研究社媒账号的增长,也把 A/B 测试的心得整理成公开课。分享本身就是最好的推广。 3. 把目光放到更大的生态 公开输出后,自然有人来问「这玩意能否和××产品配合?」——合作带货、联合捆绑,反而成了二次增长点。 4. 用收益继续反哺内容与产品 工具卖出去了,带货也有佣金,我把大半利润投入下一轮打磨:优化代码、请朋友内测、补充深度编程课。圈子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扎实。 其实也不是啥黑科技,就是坚持输出,持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