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前

“成为美国人”的真义,是归化这爱的信仰,接受这爱的传承。 不论你拥有怎样的宗教信仰,既然你选择了来到美国,加入这超级部落,和这部落的原住民生活在一起,和他们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你就该尊重他们对爱的信仰,皈依这种高扬爱之旗帜的文化传承。 有人说这爱来自神,要归化美国,就要改信基督教。 但美国人并没有要求每个外来者放弃自身原本的宗教。 美国人尊重宗教信仰的自由。 在制度上,没有人尝试过限制移民的宗教信仰。但也许这是因为,美国人从来没有想过有人会拒绝爱的传承,拒绝在家庭中学着用对彼此的爱取代伤害。 我不知道有哪种宗教的教义会禁止教徒爱妻子、爱孩子。 但你们知道的,有许多人会打着“文化差异”的旗号,把在家庭内部伤害妇孺的举动说成应受尊重(或者说是应被纵容)的文化特色。 是啊,他们可以这么说。 毕竟“棍棒底下出孝子”确实是中国古谚,不让女孩读书,通过不让女性在公共场合露出面容甚至双眼进行社交禁锢,也确实是某些宗教的“文化传统”。 其实,要这么说起来,打老婆、打孩子,都是文化传统。 在丈夫死后逼令妻子蹈火自焚以殉葬也是啊!把年老的父母送进山林任其膏于兽吻也是啊! 坦白说,我并不相信让每个移居美国的人改信基督教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但归化于爱的信仰,学会用更现代化的方式去调整和重建家庭关系,至少学会不去殴打和PUA妻儿,不去伤害家庭中的弱者,不按“传统”从家庭内部的弱肉强食中获利,不对至亲输出伤害,总该是了。 我并不认为你来到美国就必须改信基督教,正如我也并不认为信了基督教就等于学会了如何去爱。 但你应该去学“如何去爱”。 若你是佛教徒,就以佛教徒的身份去学,若你是印度教徒或穆斯林,就以你原本的宗教身份去学。 去学会怎样尊重你的孩子,怎样让孩子在自由国度成长为一个懂爱的人,一个有能力与他人构建起真诚、深刻而愉悦的长期关系的人。 去学会构建高质量亲密关系,学会把“高质量亲密关系”视为至爱亲朋间应有的状态,学会把互相折磨的关系看成病态的,看成需要治疗需要改变需要摆脱的。 学会不去赞美牺牲,不去索求别人对自己牺牲。 美国人是地球上最懂得爱、最擅长爱、最知道爱的价值的人。 成为美国人,就意味着你要成为这样的人。 如果不要成为这样的人,你来美国做什么呢?来把美国变成你故乡的模样吗? 不要找借口拒绝这学习。 你信仰的宗教真的禁止你学会更真诚更深刻地爱你的孩子,更真诚更深刻地爱你的妻子吗?真的禁止你和你的至亲之间从血缘之爱、肉体之爱发展到灵魂之爱吗? 真的禁止你,就算自己做不到,至少让孩子成为一个拥有爱的自由的真正美国人吗?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你来美国做什么呢? 这是自由国度,若你想生活在这里却只允许家庭中的上位者也就是你自己享有自由,不允许你家庭中的“下位者”拥有自由,那么你来是为了侵占这里,来毁坏这片土地上的自由的吗? 这里是美国,你要来,就要尊重这里的本土文化。 尊重美国的文化特色,尊重美国人对爱的崇奉,尊重美国人作为文明先行者的,对人与人之间应发展更真诚、更深刻、更彼此不伤的亲密关系的执着。 尊重美国人对孩子天赋人权的执着,尊重美国人对人应有哪些权利,享有哪些自由的执着。 至少在你还没有离开美国时,尊重这些。 我知道很多人对美国人的信仰是嗤之以鼻的,他们认为美国人“傻”,好骗,或者认为美国人虚伪,美国人坚持的道德信条全是谎言。 当然了,丛林法则的信徒,他们的信仰和美国人对爱的信仰,是针锋相对的。 相信“人整人、人斗人、人吃人”才是宇宙真理的人,认定父子相疑夫妻反目才是世间常态的人,压根就不觉得,人的时间精力该消耗在学会如何去爱,学会如何交友,如何育儿上。 他们来美国是为了占便宜的。 他们才不会去想,为什么美国会是世界上最强大也最富裕的国家,为什么美国人是世界上最擅长构建和维护长期合作关系的人群,为什么在故乡他们贫穷且受尽欺压,来到美国他们却“有便宜可占”。 他们不会明白,是爱,让人变成了更好的人。他们不明白,对爱的信仰,对爱的追寻,在生活中对爱的践行,对构建高质量关系的能力的反复打磨,到底有多重要。 有些人到美国来,是为了把自己变成美国人,为了归化爱的信仰,为了入读这爱的学校而来的。 有些人到美国来却只是为了钱,为了镀金,为了利益,甚至是为了改变美国,把地球上最初的爱之国度变成暴君铁蹄可肆意蹂躏的另一片土地而来的。是为了毁掉美国而来的。 而美国张开臂膀欢迎他们。 美国尝试包容他们作为爱之学堂中的初学者的笨拙,相信他们只是需要时间成长。 但他们根本就是异教徒——是爱的异教徒,是恨的信徒。 真正的宗教战争并不是发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尘世间的,也不是发生在不同的神像、不同的神名之间的。 真正的信仰之战发生在人的心里。 发生在每一种宗教的信徒内心。 论胜负,看的是对爱的信仰占了上风,还是对恨的执迷占了上风。 看的是你有没有堕落为不善者、不义者,有没有用对妇孺老弱的恶行令你敬拜的神明蒙羞。 高天之上,祂看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