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九次开会讨论华国锋下台 又过了一年多,随着邓小平的权力进一步稳固以及各方关系的理顺,高层人事出现了大变动。在1980年2月召开的五中全会上,批准了汪东兴辞去中共中央副主席职务的请求,批准了纪登奎、吴德、陈锡联的辞职要求,而这些人都是华国锋所信赖之人。 同年7月4日,人日发 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消除“神化个人”的现象,而且要处理好领导班子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7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指示”。这些明显都是针对华国锋的。 也是在这一年的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上,不少与会中央委员提出华国锋不适宜继续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很多人还指出其前两年的错误,要求对其职务进行调整。在8月底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华国锋首先辞去了国务院总理的职务,由赵紫阳接替。 10月2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在今后二三十年内,一律不准挂现任中央领导人的像,以利于肃清个人迷信。10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转发华国锋同志的信的通知》称华国锋提出,今后在公共场所不再悬挂华国锋同志的像和题词。 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80年11月10日、11日、13日、14日、17日、18日、19日、29日和12月5日,连续召开9次会议讨论华国锋的问题,并向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人事变动方案。21名中央政治局委员和1名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7名中央书记处书记共29人参加会议,刘伯承、聂荣臻二人因病未参加,陈永贵、赛福鼎二人则未被通知到会。 在11月10日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华国锋提出辞去党主席、军委主席和党内其他职务,并对抓捕“四人帮”以来的工作做了一些检查和解释,一些与会人员直截了当的对其提出了批评。而华国锋的解释无疑说明他提出辞职是被迫的。 11月11日下午,陈云发言,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肯定华国锋在揪出“四人帮”中的“很大的贡献”,但指出此后党内没有“实现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局面”,使人“大失所望”。 二是提出华国锋当党中央主席不适当,称其要有“自知之明”;并支持邓小平极力推荐胡耀邦接替党主席的意见,认为胡耀邦“很难说没有缺点,但还信得过,他不会搞歪门邪道”。 三是关于党主席的问题不能再拖了,“党的十二大报告谁作要定下来,谁当主席谁来作。” 11月19日,胡耀邦在会上发言,他表示,中共近20年来的政治生活是很不正常的,“首先是中央政治局的政治生活不正常。一是没有真正的集体领导,有时搞的是封建式的家长专断;二是没有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得坏人从中挑拨是非,诬陷好人”,因此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胡耀邦在发言中肯定了华国锋的贡献,但对他的错误也提出了批评:“国锋同志没有正确对待一个党员对党和人民应该作出的贡献”,“国锋同志四年来的历史,愈来愈使同志们失望,也愈来愈使同志们不放心”。 胡耀邦认为他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对个人在粉碎“四人帮”过程中的作用的看法是错误的。二是在粉碎“四人帮”后,继续批邓,认定“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事件,建立毛“纪念堂”,“离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三是“对大批被打倒的干部,特别是老干部的解放、使用不积极,不热心,不公正”。四是捍卫毛晚年错误的东西,而且做得过火,具体体现在提出并坚持“两个凡是”上。五是在突出个人问题上,造成了十分有害的影响。 在指出华国锋的错误后,胡耀邦还指出中共内部大多数高层反对华国锋继续担任党主席、军委主席,对华国锋主动辞去这两个职务表示赞许,“我觉得好”。此外,胡耀邦还解释了党主席和军委主席谁来当的问题。其他与会人员的发言也肯定了华国锋的功劳,也都认为华国锋担任现职是不适当的。 ---华国锋被夺权 叶剑英之语透一真相 作者: 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