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健客
1 关注者
9.9元的塑料货,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花高价去买?
dontbesilent
2周前
买了两个手机壳,一个 100 多,一个券后 200 多(原价 300 多) 收到后发现一模一样,但其实这是两个商品(sku),只是货源一样 这两个商品满足的是不同的需求,迎合不同的消费链路,所以说定价即产品 这也是店群的基础,同样的货源,我可以开 3 家店,定 3 个价格,贵的那个,一定会有人买。你不赚这个钱,你就等于是亏 至于买家为什么要选贵的买,这个心理学因素就很多了,要
曾颖|テンテン社長
1个月前
刚刚刷到一则关于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的采访,他在采访中说,如果把Molly的头拔下来,发现里面是个U盘,大家大概只会买一个。因为一旦它具备“功能性”,人们就会立刻启动一种效率逻辑:“我已经有U盘了,何必再多买?” 可恰恰相反,正因为Molly与Labubu全然无用,无法被定义或替代,反倒激发了人们源源不断的购买欲。 它们没有功效,却能安放某种情绪。无法转化为实用,却唤起一种深层的共鸣与亲切。 有
Luo说不啰嗦
"无用"的东西,往往最值钱。 王宁说得对:消费的本质是满足感和存在感。实用主义者永远无法理解: 为什么有人愿意花几千块买个玩偶? 为什么有人要收藏一堆永远不会穿的鞋? 因为人性就是这么有趣: 功能性的东西会过时,情感性的东西才能永恒。 这就是为什么: 奢侈品做艺术 快消品做文化 制造业做品牌
2个月前
孩子怕傻(长高、益智) 女人怕丑(变美变瘦变年轻) 男人怕快(补肾) 但是这三个业务里面,都分为「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真方法」和「骗你能解决问题的假方法」 而后者会打爆前者 所以刚需市场,就是世界名画,《骗与被骗》
空空 🌟 狞猫世界第一可爱!
大多数地方因为市场因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东西相对较贵,也有另一些东西相对较便宜。这就很容易被人拿过来做特选对比,专门用精挑A地贵的东西去比B地便宜的东西,然后高调宣布结论A物价远远高于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