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

0 关注者

3周前

张雪峰并不是恶人。他可能是一个善良、努力、真诚的教育从业者,确实帮助了一些在迷茫中寻找路径的学生。但他之所以能成功,背后其实是整个社会将教育工具化、将人生路径单一路径化的深层焦虑。 他本人就是这个系统的产物,同时也成了它的助推器与催化剂。他帮助了一部分人“更高效地达成目标”,却也在无意中加速了另一些人被迫放弃多元可能、被归类分流的过程。 我知道,在舆论场上,尤其是在推特这样的空间里,理科的声音更大、更有主导权。像我这样来自文科、艺术领域的人,在专业选择的讨论中几乎没有话语权。但我想说: 比“失业”更可怕的,是“失去了判断力”。 比“选择错专业”更令人痛惜的,是对生命复杂性和可能性的误解。 人不是为了适配系统而存在的。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感受、探索、体验多样性本身。而不是在尚未形成独立判断的年纪,就被告知人生只有一条“现实的路”可以走,其他都是“浪费”。 我更想提醒所有人注意——如今,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已经非常脆弱。抑郁、焦虑、辍学、自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是在“选择”,而是在“挣扎”。这一张张带血的账单,终有一天,整个社会都将不得不付出代价。 教育,从来不该只是为了就业。它的目的是帮助人建立认知世界和认知自我的能力。而不是在他们还没有准备好之前,就被粗暴地分类、被标签定义、被某些人捏造成统一的模样。这样的人,该如何面对人工智能?这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