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2025-04-15 09:26:20OpenAI气数已尽,Altman不干实事 看今天发的GPT-4.1,我感觉OpenAI大概率气数已尽了。高端打不过Gemini和Claude,nano估计也打不过Gemini Flash(看得分就不如4o-mini),只敢跟两年前的4o比,但还不能替换4o,因为不是多模态的。 明显看出来OpenAI是手里没什么牌了,捉襟见肘,就算明后天再发个o4出来可能也无济于事,因为大概率会超贵导致其实没
-Zho-2025-04-03 23:35:24卧槽???GPT 4o 这恐怖的多任务综合生成能力!!!卡片设计自由了朋友们!!! 言出法随,同时准确完成 : 1️⃣构图参考与设计 2️⃣配色系统准确使用 3️⃣人物特征保持与风格迁移 4️⃣文字翻译 + 生成 5️⃣通过文字生成 Logo 提示词:参考图中我的提示词
linear uncle2025-04-01 18:25:571️⃣ 方法论是关键! 使用AI工具,一定要掌握核心方法论,才能实现“以1得100”的效果!否则,只会随波逐流,难以突破。 2️⃣ 高手都在用方法论 比如,推上那些玩转AI工具(如GPT-4o画图)、创造力爆棚的推友,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掌握了底层逻辑! 3️⃣ 日常积累很重要 💡 多琢磨、多总结,把零散的经验系统化,才能越用越顺手! 🔴 1️⃣先别喷我光说不练! 举个🌰:用
StLi2025-03-31 07:08:58实际应用中,发现AI的大多数初期使用者,真的是一个模型用到地老天荒,而且是默认第一个是什么就一直是它了。 逐步掌握利用不同的模型在一个(或者多个)上下文中协同工作,是利用AI完成复杂任务的良好开始,这个往往比写出高质量的提示词更重要。 比如,初期的思路整理阶段,使用4o mini、claude 3.5、gemini lite就足够了,在时间和成本方面特别友好。当需要深入的时候,不妨将工作拆解成几个
小年2025-03-29 16:46:41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和共性 懂内容的人和懂AI的人都在用大模型写文案,但产出的结果却天差地别 因为 懂内容的人,全在用 Claude 创作 不懂内容的人,全都在用 ChatGPT 创作 我思考了下,是两个原因导致的 1、因为不懂内容,所以不知道如何给出适配的提示词去引导 2、因为不懂内容,所以判断不出来什么内容和视角,才适配抖音、小红书、视频号 两极分化很大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识别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