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21:24:08
问:老师 我下学期要在国内的一所高职院校开设一门AI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但需要全程在机房上课。现在无法平衡理论和上机操作,想听听您的建议(通识内容都是理论 无法实操。实操多又兼顾不了理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需要了解太多理论) 答: 对于大学课程我也不太懂,就我的经验, AI 通识课,重点可以放在生成式 AI 的应用上,生成式 AI 的应用主要又在于文本的生成和图片视频的生成。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用好提示词。 所以上机操作,可以用 AI 完成系列贴近实际又有挑战的任务,比如: 初阶 - 问答:向 AI 提问,让 AI 回复,了解生成式 AI - 摘要:将长文本摘要,但是要注意长度,了解上下文窗口 - 翻译:将文本翻译成不同语言,但是要注意上下文长度,以及对比不同提示词翻译效果的差异 进阶 - 写作:利用提示词对文章润色、扩写、使用不同风格写作等等 - 数据提取:从大量文本中提取有价值的、结构化的数据 - 搜索:学习如何使用 AI 搜索,普及 RAG 的概念 高阶 - 写代码:借助 AI 写个简单的网页应用、Python 脚本,不会编程也能做出有价值的应用 - 数据分析统计:借助 AI 分析数据 以上只是我随便列的一些任务,实际可以灵活调整。 理论其实还好,做中学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 AI 的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知道学习 AI 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他们会自主的去补齐所需要的理论知识。 以上仅作为参考。
2025-05-15 21:24:08
2025-05-11 10:03:24
2025-05-08 08: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