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风
0 关注者
Morris
17小时前
在中国家庭中,大人对孩子的活力,有一种普遍的恐惧,孩子们无论做什么,大人都忍不住想限制他,你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你要听父母的话,父母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就是孩子的自发行为,很容易遭到父母等大人的种种限制。那至于这个社会,更是有一整套思想和种种方式,来束缚管理一个个的个体的活力,这一整套思想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
汤光头
2天前
完蛋了。 我闺女让我跟她说话的时候,要全英文。 咋办?我这英文口语水平不行啊。。
澳洲护士卡子弟
4天前
给女儿用两个纸杯做了个十以内加法计算器。。。纸杯可以旋转出结果,糙是糙了点,但是够用。
卢尔辰
最近阅读了很多心理学文献,发现00是心理健康状况最差的一代人,之后10后会更差。 短视频、无限信息流、算法推荐、本质上是一种“计算机生成的多巴胺洪水”。 未来几代父母的新“第一责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教”,而是:对抗孩子更早、更频繁、更深度地接触智能手机与短视频。 在这个技术指数级发展的时代,家庭教育最核心的任务正从“教知识”,转变为“保护认知环境”。
Colin Wu
1周前
段永平的访谈里,给如何教育孩子,提供了一个简单标准: “父母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了给孩子增加安全感。反过来,降低安全感的事情就不应该做,比如打孩子、呵斥孩子。” 这当然很完美,但我也会想,如果父母自己也没有安全感,怎么办?如何期待没有安全感的父母,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有人会说,没能力就不要生。可能确实很多人现在也是这么想(所以不生)。 不过很多人长大以后,也会体会父母的不易。甚至有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