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风
0 关注者
朱韵和
1天前
小劳教 另一个小劳教叫甘仁轩,十五岁,他在一次学习时,当众交待了他的“犯罪根源。” 甘仁轩是贵州省思南县人,在大饥荒时,家里大人饿死了,只剩下他和七岁的妹妹。他们每天到集体食堂打四两饭,他和妹妹各二两。有一天,是他妹妹去打饭,结果她忍不住把哥哥的二两饭吃了。甘仁轩暴跳如雷,他妹妹 吓 得哀求:“哥,明天我把我的二两饭让给你吃。”可是,甘仁轩已经控制不住。 下面是会上他的原话,我记得很清楚:
卫斯理
4天前
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心情不好 我他么还没吃午饭!!!!
中国日报网-央视新闻
5天前
美加州官员称民众忍饥挨饿成政治筹码
1周前
有酿酒、饮酒民风的仁怀,1949年前,战事、匪祸、天灾、人害,几乎年年都有。当地老人回忆,远的不说,民国时期青黄不接的事情,每个村子都遇过,普遍贫穷是事实。而普遍饥饿、大面积死人的事情,好象没听说。民间酿酒,自然遵循着灾荒伦理底线和灾荒市场 规则。 1937年,贵州当局颁布违背酿酒处罚 规则(10条)。其中,在天灾粮食困难期间禁止以粮食煮酒、熬糖、米浆刮布。“对违禁酿酒者,除将酒没收变价及封禁
在兴凯湖农场,有两样著名的发明:石棺小号和“三两八”。前者是用于惩罚违规犯人的禁闭室,高一米左右,宽不足一米,长一米五左右,不透光线,形似一具石棺。陈奉孝在其中关押了三个月。后者是饥荒时期北京市狱政的“科学发明”,让关小号的犯人一天吃三两八玉米窝头或稀饭,据说是一位法医研究出来:一 个人只要不干活,躺着不动,每天吃三两七钱五的苞米面就饿不死,四舍五入成了“三两八”。 据说有犯人如此被关小号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