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新闻(镜像)
1周前
-
【飞机上医生救治病人后被要求出示执业证书 媒体:照章办事也要照顾行善者情绪】1月25日,有网友称某国际航线一旅客在飞机上突发疾病,有医生参与救治后被要求出示执业证书。26日,涉事航空公司回应,该事件发生于23日从杭州飞往葡萄牙里斯本的航线。机组人员要求涉事医生出示执业证书系执行航司规定,目的在于还原事件过程。涉事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称,事发后已联系该医生进行解释。航司的做法未必不合理,记录整个救助过程
【飞机上医生救治病人后被要求出示执业证书 媒体:照章办事也要照顾行善者情绪】1月25日,有网友称某国际航线一旅客在飞机上突发疾病,有医生参与救治后被要求出示执业证书。26日,涉事航空公司回应,该事件发生于23日从杭州飞往葡萄牙里斯本的航线。机组人员要求涉事医生出示执业证书系执行航司规定,目的在于还原事件过程。涉事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称,事发后已联系该医生进行解释。航司的做法未必不合理,记录整个救助过程以及救人者和患者双方基本信息,本身不必过度解读。但是,为何医生要上网发帖吐槽呢?从帖文可以看出,当患者症状缓解后,机组人员问他是返航还是继续行程。他不理解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到达目的地后,航司又让他签字,下飞机前一刻,又让他出示执业证书。这些让他认为,航司每一步都有目的。当然,是不是医生“多虑了”目前无法得到证实。但是,医生在紧急情况下出手救人,是在行善做好事,是见义勇为,是应该被肯定的行为。不过,如果患者平安无恙,那是最好的结局。如果救助时或之后患者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患者家属怪罪航司处置不当,或者怪医生处置不正确,还是有可能引起责任纠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法律规定明确了对见义勇为行为的保护,以鼓励更多的人在危急情况下挺身而出,实施救助。但是,现实中让见义勇为者或相关方陷入麻烦和困境的事情却偶有发生。无论如何,让见义勇为者感觉不满,这肯定不是社会需要的结果。见义勇为应该被提倡、被鼓励,首先就应该让见义勇为者感觉温暖,不能寒了他们的心。那么,航司照章办事的时候,又有没有照顾他的情绪呢?为何又给人一种没有担当的感觉呢?如果航司在救人前告知有相关要求,说清楚原因,事后不问莫名其妙的问题,及时感谢对方,并且消除医生对有可能出现纠纷的疑虑,医生会多想吗?不让见义勇为者寒心,打消他们的顾虑和担忧,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努力。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9009232?serialId=18d82c594a9b21859e2d4e5babd7bf5f&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bvoGecic#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