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新闻(镜像)
3天前
-
【评论|有票却无法上车 铁路部门要不要赔偿】2月4日晚,河南一网友发视频称,K774次列车途经一车站时,因车厢人员较多,无奈拒绝部分旅客乘车,“有票也不让上”。对此,当事车站工作人员回应称,确有此事,因为车内有很多人“买短乘长”,导致人越来越多。有部分旅客因超员无法上车,车站已积极协调处理。旅客退票后,有些人自行离开,有些人选择乘坐后续列车。12306客服表示,关于“买短乘长”可能导致超员的问题,
【评论|有票却无法上车 铁路部门要不要赔偿】2月4日晚,河南一网友发视频称,K774次列车途经一车站时,因车厢人员较多,无奈拒绝部分旅客乘车,“有票也不让上”。对此,当事车站工作人员回应称,确有此事,因为车内有很多人“买短乘长”,导致人越来越多。有部分旅客因超员无法上车,车站已积极协调处理。旅客退票后,有些人自行离开,有些人选择乘坐后续列车。12306客服表示,关于“买短乘长”可能导致超员的问题,要看现场工作人员如何处理。很多人下意识会将矛头对准“买短乘长”的旅客,但不尽然。无论平日里还是春运时期,都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买短乘长”,甚至先上车后补票也是一种惯例,只要不发生运力超载的情况,各方基本也都是默认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或许出在这里:有些人没有在自己的票面站点到站前就主动找列车员补票,而是到了自己的目的站,或者等到出站时,才履行补票义务,这就导致列车员无法及时掌握“待补人员”信息,从而造成超载现象。《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四十四条规定,“买短乘长”从短票终止站到实际下车站的区间都应该视为无票,按规定除补收票价外,还须加收应补票价50%的票款。总结一下:并不是所有买短乘长旅客都有过错,有过错的也已有“惩戒”措施:加收票款。所以,不妨换个角度,从公平交易的逻辑来看。旅客买到了票,相应班次的列车就应该为其提供乘坐服务,如果出现了无法兑现的情况,只要不是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就应该由服务提供方承担责任。事实上,类似的问题并非无解。一是,铁路部门应该比谁都清楚,春运期间的运力需求会暴增,也应当预料到会有不少乘客会选择“买短乘长”。类似的尴尬情况也不是第一年出现了,难道就没有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和应对措施?二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讲,列车员并非束手无策。有人说停站时间短,那么在列车行驶期间,可不可以对无座旅客进行查票?即使无法杜绝漏网之鱼,也可以将大部分应补未补的乘客筛出来,再结合后续站点上车人数,就可以提前对运力上限做预估,从而提醒甚至依法依规强制“买短乘长”旅客下车。三是,如今早已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已售车票的出发点、目的地,每个站点的上车下车人数,都是铁路部门可以掌握的基础信息,按理说有多少人“应下未下”是不难监测和统计的。铁路部门不妨从中动态分析、调整,改进工作,避免“等到问题出现了才告诉大家”。虽然这是K字开头的普通火车,不是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动车、高铁,但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科学合理的调配方法,都应及时跟上。 #洞见计划 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60992148?serialId=b69fd930a5a1f605a6a9105a32e56fce&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d9ix8sN4#搜狐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