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记者从雄安新区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5年雄安新区加强京津冀协同联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疏解高校落地。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京津冀,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2014年2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决策。京津冀协同发展最新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新成效?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27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1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达11.5万亿元,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三地不断提高产业转移效率,提升产业协作水平,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发展”。北京由“大而强”转向“优而精”,天津从“体系全”转向“韧性强”,河北由“接得住”转向“升级跳”。 我们一起聚焦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11年的成果。11年来三地“产业协同”交出怎样的“成绩单”?“链”出哪些新活力?“产业协同”如何再升级?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1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达11.5万亿元,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三地不断提高产业转移效率,提升产业协作水平,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发展”。北京由“大而强”转向“优而精”,天津从“体系全”转向“韧性强”,河北由“接得住”转向“升级跳”。
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记者池梦蕊)2月2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发改委举行。11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斐然,区域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达11.5万亿元,成为引
京津冀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7个、累计推出230项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京津冀共建医联体115个……记者从2月2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在京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