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

有人凑上来说我给张雪峰洗地,咋洗的? 说他是比农批强一点的相声演员嘛? 这个社会制度对底层农批确实是坑,但是底层农批也确实是人均巨婴就是了,总的来说,商鞅在设计这套社会制度的时候,核心代码就写好了。没法破。 张雪峰等网络大v的存在,本质上也就是顺应这个一考定终身的社会制度。说来也搞笑,绝大部分欧美世界的人开开心心读到高中,再读个培训班就能从事的职业。到了老中世界,非得611卷十几年独木桥,最后才能从事同样的职业。 然后这群苦大仇深的老中人,还要嘲讽一波“快乐教育”,属实挺作孽的。 至于要不要骂张雪峰,我只能说,你家长农批,愿意花钱找相声演员给你填志愿,你其实更应该骂你家长。 当然主要责任是在社会制度。思考一下 凭啥我高考没考某几个特殊专业,我这一辈子都不能当ATC了,把这个问题想明白,算是成长了。 张雪峰这种相声演员可以骂,但是可能是最后一批骂的,他的视频我也看过一些切片,大方向讲的还是不错的。 再说了,但凡脑子正常一点,看看他的直播,视频,再看看其他一些博主的视频,完全可以白嫖啊,居然还真能掏钱?脑子呢? 其实我农批家长掏钱的目的,说到底就是为了甩锅。和给孩子报补习班一样,以后孩子成绩不好,如果你没花钱给他报班,他可以说,人家都报班,就你,舍不得花钱,所以我成绩不好。 所以你只有掏了钱,才可以甩锅 :我给你补习班都报了,你还要怎么样。 孩子读大学读不明白,找不到好活,一个道理,马上来一句,当年花了一万块帮你填志愿,你现在找不到好活,别骂我,去骂张雪峰。 你看,多好,矛盾转移了。 自己头脑不清醒,我说两句,破防了,开始典中典职业歧视,扯你个护士懂个屁,属实。。。
宝玉
6个月前
现在不少人都焦虑,担心 AI 迅速崛起后会取代很多职业,导致不知道该怎么选专业,尤其是对高考志愿迷茫的同学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虽然现在还不是报考季,正好在微博上讨论到这个话题,就捎带着写写我的看法,在 AI 时代,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我的观点很简单: 1. 回归初心,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 不要盲目跟风去报所谓的“热门专业”,因为真正决定你能走多远、走多高的,是你对这个领域的兴趣与热情,而不是短期内的热门程度。 2. 如果实在不知道喜欢什么,那就报基础学科 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经济、统计等基础专业,打牢基本功之后,再根据兴趣转专业,或者读研究生时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基础越扎实,未来的灵活性就越高。 3. 计算机专业仍然值得考虑 如果你对计算机感兴趣,就大胆选择,不用过于担心被 AI 取代,因为未来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会减少,只是能力要求会有所变化。 为什么大家如此担忧 AI? 很多人对 AI 的恐惧,主要是受到媒体“夸张式”宣传影响,加上自身对 AI 技术了解不足,才产生了焦虑。诚然,AI 已经改变了不少行业,也取代了一些传统工作,但更多的,AI 是提升了普通人的能力下限,同时也大幅提高了专业人士的效率。 什么是提升普通人能力的「下限」呢? 如果把专业能力比作 0 到 100 分,我们以英语翻译为例: • 在没有 AI 时,普通人靠自己可能只能达到 30 分。 • 有了 AI 翻译工具之后,普通人借助 AI 可以轻松达到 70 分左右,这对很多日常沟通场景已经足够了。 • 但如果是法律、医学等需要极高准确性的领域,比如需要达到 90 分以上,那么 AI 就不够用了,还是得靠专业人士把关。 再以软件开发为例: • 过去普通人根本不懂编程(0 分),现在借助 AI 工具,可以达到 30-40 分,做一些简单的网站或应用原型变得容易。 • 但稍微复杂的、专业性较高的软件开发,AI 目前还远远不够,这时专业的软件工程师就非常重要。 什么是加倍提升专业人士效率? 对于专业人士来说,AI 的帮助更加明显: • 比如一名翻译,以前翻译一篇文章可能要几个小时,现在借助 AI,只需十几分钟对结果进行修改和润色,就能达到专业标准。 • 再如程序员,有了 AI 的协助,开发效率提升 30%以上,有些任务甚至可以翻倍,且还能降低出错概率。 有了 AI 的加成,专业人士的能力也可以横向扩展到其他相似领域。比如我是个熟练的 TypeScript 工程师,本来不懂 Python,但现在我借助 AI,可以快速用 Python 做出质量不错的项目,因为我可以复用已有的架构设计、编程思维和经验,而语言本身的差异 AI 会帮我快速弥补。 但对于完全不懂软件开发的人来说,即使使用 AI,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生成结果,很难对其进一步优化或创新。 换句话说,如果你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 AI 时代,普通人与你这样专业人士的差距只会更大,而不是更小。 为什么计算机专业依然值得报考? 很多人质疑,“计算机专业最火,不就意味着以后竞争最激烈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热门并不一定代表竞争就会非常内卷,核心还是取决于市场需求。如果需求足够多,岗位足够丰富,即使从业人数多,也不会出现明显的过度竞争。可以预计的是,未来随着 AI 技术深入各行各业,会产生大量与计算机相关的新需求,比如 AI 工程师、数据分析师、跨领域软件开发等。 未来计算机专业的技能要求确实会变化,主要是两个方向: 1. 专业型技能: 深入学习计算机和 AI 领域的核心技术,成为顶尖技术人才。 2. 跨领域整合型技能: 不需要编程能力达到顶尖,但需要你具备某个特定领域(比如医疗、金融、教育)的专业知识,能够用计算机和 AI 技术进行行业创新或升级,像医疗领域的 AI 辅助诊断等。 此外还有一些通用技能,AI 是难以取代的,比如: • 工程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创新意识与创造力 • 管理能力,沟通协作与跨领域协调能力 这些都是人类特有的优势,即使 AI 再厉害,也无法彻底替代。 无论选哪个专业,真正重要的还是你内心的兴趣和长期坚持的毅力。 因为专业并非报了就能成为专家,而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反复磨练。如果不是你真心热爱的领域,很难坚持到底。很多人只是为了薪资高、市场需求大才选择了计算机,但当行业有波动时,他们往往就会非常被动。 在 AI 时代,最不容易被取代的,是那些愿意深入思考、持续学习和不断进化的人。 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AI 时代的未来其实属于那些拥有明确目标并勇于拥抱变化的人。 希望你也能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并在未来,和 AI 一起变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