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腐

1周前
北京90后法官白彬卷走巨额执行款潜逃日本引发热议。财新网专门发长文披露了所谓内幕消息,看起来就是一个年轻的法官助理精于算计利用了法院系统的漏洞,转走了3亿人民币。6月17日,博主李宇琛发文,又披露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版本。6月17日,一个自称白彬的账号发文称,自己不是卷走三亿的贪官,而是一枚被领导用完就弃的棋子。上级领导将一笔罚没款伪装成给诈骗案受害者的执行款,以此完成一次资金调拨。白彬说他只是一个被推到前台的执行助理,上面领导点拨他:“这事对你是个机会,好好配合,组织不会亏待你”。白彬完成操作后便被约谈,领导办公室的一份文件上面加粗打印着六个字:“白彬即将叛逃”!并且他的护照也出现在自己的包里。最终他仓皇出境,以至于到了日本,连办手机卡都要靠朋友接济。目前该文已被刪除。全文如下: 卷款3亿外逃法官助理白彬喊冤:我上面有人! 文|李宇琛 2025年6月17日晚,一个自称白彬的账号,发布了一封陈情书。 他说,自己不是卷走三亿的贪官,而是一枚被用完即弃的棋子,一个故事里负责背锅的演员。 在他的剧本里,一切始于一笔约7000万的神秘资金。 这笔钱,按他的说法,是“某贪腐案被告家属主动缴纳的‘退赔金””,本应依法上缴国库。 但“相关领导”决定换个玩法:借用另一个“集资诈骗案”的案号,将这笔罚没款伪装成给诈骗案受害者的执行款,以此来“掩盖本源”,完成一次高度不透明的资金调拨。 白彬说,他只是一个被推到前台的执行助理,一个没有级别的“非法官”。 当他对这不合常规的操作提出疑问,得到的回答是: 别问太多,上面有人,你只负责流程,不需要承担责任。 当他犹豫,更有人点拨他: 这件事对你是机会,好好配合,组织不会亏待你。 操作完成后,风声突变。 他被约谈,被暗示要写“保证书”“主动承担”。 最惊悚的一幕发生在领导办公室,一份文件在他眼前一闪而过,上面加粗打印着六个大字: 白彬即将叛逃! 而当天下午,他那本早已按规定上交的护照,竟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了自己的包里。 白彬说:“明白台前幕后之人已给了我诸多暗示,此时我再不行动,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他仓皇出境,并坚称自己身无分文,以至于到了日本,连办手机卡都要靠朋友接济。 但就在半个多月前,我们听到的,是另一个版本的剧本。 在以严谨著称的财新网报道里,白彬是天之骄子。 2014年,北京某著名大学的院长在毕业典礼上,特意点名表扬了他:“白彬去新成立的第三中院。有这样的培养成绩,我作为院长真的很高兴。” 在这个版本里,是天之骄子利欲熏心。 故事称他利用了法院执行系统的漏洞,比如财新引述信源所说的,“单人执行”即可办理业务,以及“执行通知单都是彩色打印件,哪里都能打”:将高达3个亿的执行款,一笔笔转入了私设的账户。 故事败露的情节也颇具戏剧性:并非内部审查,而是他的:女友向闺蜜炫耀,隐私外泄,被人举报。 财新的信源还称,白彬早有准备,“不仅钱款悉数转移国外,已获希腊国籍”。 收到风声后,他果断带着全家出逃日本。 一个是被迫背锅的弃子,一个是精心布局的巨贪。一个是被暗示逼走的仓皇出奔,一个是因女友炫富败露后的全家潜逃。 两个故事,一个主角,每一个细节都如同镜像般对立,让真相陷入了迷雾。 最核心的矛盾,是钱。 到底是7000万不能见光的“罚没金”,还是3个亿受害者的“执行款”? 白彬的反问也因此显得格外尖锐:“如果我能将三亿资金转出国外,我相信以我的能力不至于11年安心待在法院工作而职务从未有过晋升。” 当一个体制内的“优等生”,最终要靠逃亡海外、隔空喊话的方式来寻求他口中的“真相’时,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疑点。公众不需要在两个剧本里玩“猜猜看”,我们需要一份能回应所有矛盾的官方调查。 这份调查必须回答: 钱去哪了?是7000万还是3个亿?是“罚没金’还是“执行款”?谁是导演?白彬是贪婪的导演,还是被安排的演员?如果他是演员,谁在幕后写剧本、递道具(比如那本护照)?谁在喂料?是谁,将国家数据库的钥匙递给了媒体?这种精准的“舆论定罪”,权力由谁授予,又由谁来监督?谁在负责?张美欣的落马与白彬案有何关联?前后脚的人事变动,是要揭开盖子,还是要把盖子捂得更紧? 如果一个司法系统的内部问题,最终要靠一个“叛逃者”在海外揭盖子来引发关注,那问题本身,可能比任何一部剧本都更加惊心动魄。 这扇门,必须被推开。否则,我们等来的,可能不是真相,而是下一个白彬的故事。 写于2025年6月17日
1个月前
转 好文章啊! 目前,最令人民群众憎恨的就是贪腐横行,无官不贪。但岂不知,贪腐只是这个犯罪群体中最末端的分赃方式,是最不入流的一种分赃方式。 目前,权力阶层利益分配方式有以下五种: 一、权力世袭 二、资源家族化 三、国有资产流转入权贵家族 四、福利等级特权制 五、贪腐 前面的四种无论那一种方式都比贪腐收益大,安全度高,对社会危害也更为酷烈 一 、权力集体世袭 权力场是基本封闭的,掌权者就是利益分配者。目前,有目共睹的现象就是,长老的儿婿是长老、将军的子女是将军、部长的子女是市长。 从上到下,权力集体世袭无处不在,甚至于一位镇长,百分之九十,他的父母或岳父母,就是县级老领导。“当今,那些父兄是高官的人,进入官场,就会飞黄腾达;进入商场,就会财源涌进。政府机关、外国公司、大型的国有和私有企业,也争先恐后地吸收高干子弟,并给于高位高薪”。 “政治家族”在当地相当普遍,占据了各部门的重要职位,令人触目惊心,仅仅一个县就可以梳理出21家政治“大家族”,140家政治“小家族”。本人曾在一个地方做过5年电视台的记者,在工作中,对此权力集体世袭也深有体会,处级、科级干部中家族长辈,几乎都曾经做过同等级别或更高级别的官职不说,就算是一些事业单位,只要掌握一点权力的,其子女亲属也都在同一系统,或被其他事业单位吸收。2016年,中国工商银行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中也提到这一近亲繁殖现象,“总行管理的691名干部中,有220名干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统内工作”。权力集体世袭的后果是阶层固化,贫民子弟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输在血缘上,输在精子或卵巢上。 而权力阶层还公然以“红色基因”、“红色家风”试图将其合法化,迫使整个社会认同这种集体世袭,让人们崇拜权力与血缘传承,而漠视法律与秩序。因为现实无数次地告诉他们只有权力才是唯一规则。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绝不仅仅是妄语,也是他们几代人数十年精心布局的“蓝图”。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陈云就说过“还是我们自己的子弟靠得住,不用担心将来会有人挖我们的祖坟。”他们的布局一直都是子女接班。X的发迹史,有那一步 不是靠的他老爹?其老爹死了,但“红色基因”在啊。《 外参》月刊曾披露,文革后八大老掌权,他们有一不成文的协定,对已去世的元老,隆重安葬;还健在的,官复原职,对其子女,也安排适当工作,其中有从政意愿者,至少安排一人为省部级职务。没有直系子女的或者直系子女实在不好安排的,就要用变通办法,安排其女婿、儿媳、侄子侄女,乃至孙辈。 如今看来,这种权力集体世袭,不仅是专制国家封闭权力场的必然运行逻辑,也是他们有意如此安排。 几年前,我在《“新设计师”究竟设计了些什么?》一文中就说了: 首先,他们通过第一代人的所谓革命和公有化完成对全民资源的抢掠,使国民面对他们完全没有反抗能力。然后,通过第二代人的私有化,将全民资源家族化。同时,在官场和财富分配上采取各阶层世袭固化手段,实行新型“种姓”统治。在实行“先富带动后富”的欺骗性经济发展帷幕下,又通过高税收和金融手段(如通货膨胀、房地产等“刚需”)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抢掠,弱民、疲民、愚民,让大众始终在生存线上挣扎。所谓军队一直是其党派私人武装,绝不允许军队国家化,这也是他们维持统治最坚实的后盾 二 、 资源家族化 全民资源被家族化是分赃模式中的第二大特点 正如前文所说,他们通过所谓开放和改革对国有资源全民资产进行了公开的掠夺,依据掌控权力和资本的大小对某一个领域实行业垄断。 按照正常逻辑,国有企业所得必然是全民所有,其收益要用于公共服务或者分配给全体国民。实际上,国民从来没有从中获得一分利益。相反,这这些国有企业在他们的垄断经营之下长年“亏损”,还要通过中央补贴的方式再次从全民手里掠夺财富,而他们自己家族一个个却从中获取巨额财富。 学者谢作诗曾愤慨地发出疑问:中石化的茅台酒,你我喝到了吗?中石化的利润,你我分享了吗?亏损的时候,没酒可喝需要补贴的时候,国企才是全民的;盈利的时候,有酒可喝的时候,就是控制人的工具了。 他认为,国有资产在经过托管之后,就从名义上的国家和全民所有,流失到管理者的小圈子的口袋里去了,成为国企高管和少数官员的私有利益。正如网传某二代瘸子所说的,中国拥有万亿以上资产的至少又17家,上千万资产的至少50家。而他们还公然宣称自己的成功“除了能力之外资本为零”。 早在2007年,据《当前社会各阶层经济状况》研究报告披露:500万拥有千万元以上财富的人(含亿万富翁),其背景基本来自三个方面: 1、党、政、军高干子女亲属,占90%以上 2、依靠港、澳或国外亲属资助,约5.5% 3、自身经营有方又遇到良好机遇者仅约4.5% 可以想见,通过近10年的房地产、货币超发、金融及股票等方式的洗劫后,如今的财富分配又是一个怎样的局面。马云、王健林等超级富豪在这些家族面前都不过是小马仔。这样的资源家族化分赃又岂是贪腐所可以比拟的? 三、国有资产流入权贵家族 我无意反对国有资产私有化。但是,我国国有资产私有化的过程中,无处不在地充斥着将国有资产流入权贵家族。他们一手掌控公权力,一手掌控银行,利用国有资本(银行)在私有化过程中将国有资产纳入囊中,自己一分钱都不用出,就获取了巨额财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私有化过程中,权贵家族通过直系亲属或亲近,又或者通过扶持具备经营能力的商人代持,轻易地从银行贷出数千万资金,便能将几十亿上百亿的国有资产收购,然后在重组上市,瞬间便成为市值数千亿的企业。而这样的资本运作,对与没有权力背景的商人来说,即便有钱,也完全没有机会入局。“赵家人”与“门口野蛮人”之争就令无数人目瞪口呆,级别的鲸吞游戏。难怪作为马仔的徐明,平西王虽以重罪之身却还不屑地说:“他是什么身份?跟我不是一个层次;比他牛、比他档次高的人我认识的多了,轮不到他。”作为权贵家族,根本不用向人索贿,能收别人的孝敬,那是表明认可你是他圈子里的人,他们也确实可以自豪地宣称“两袖清风”、“干干净净” 四、福利等级特权制 这是以级别享受特殊待遇的等级制度。在此,我不提其他的福利项目,仅就医疗而论。据中科院几年前的研究数据显示,公共医疗费用中,有80%是用于850万厅局级以上党政干部(中科院调查报告);另据监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约为500亿元。仅有的医疗卫生资源,也向一般的党政干部公务员群体倾斜,看病拿药有“分级制度”,级别越高的,得到的医疗服务质量越高,药品供应也要越好,而普通老百姓缴纳了医疗保险,却连基本的医疗都难以保证。剖腹自疗、锯腿求生或自杀以免连累家人的例子不是个别!中国人民大学周孝正教授说:省部级以上的高干病房,一旦进入生命维持系统,一天的费用是20万,一年就是7000多万。国家的医疗资源大部分被金字塔顶端用掉了,所以全民免费医疗遥遥无期。除了医疗之外,像教育、养老金等等方面的等级、特权,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 五、贪腐 贪腐横行是与专制独裁是共生共存的。为什么这样说?作家陈行之先生在《无政府主义是专制的最后阶段》中说:通过任命制保持下级权力对上级权力的忠诚,是专制独裁主义社会隐秘的政治机制。只有寻摸到这种机制,才能够洞悉为什么凡是专制主义社会都无法避免和消除腐败横行。也就是说,腐败和对社会的掠夺是与专制独裁主义的政治结构共生共存的。权力来源于谁就必然效忠与谁,反之,对于上位者来说,谁能给他带来利益,他就给谁权力。在这种利益链条下,下级必然要向上级输送利益,而下级只有向更下面的人要利益,最终所有后果由无权者承担。广东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在受到双规以后,面对义正词严审查他的纪委官员怒吼道:“你们以为只有我是贪官?谁不是贪官?你们能说出一个我这个级别的人不是贪官的吗?全中国我这级别的,有一个不是贪官的吗?中国不就是腐败提拔腐败,贪官查贪官,腐败分子反腐败吗?这个还要我告诉你们?”原广东省委书记、深圳特区第一任市委书记、市长吴南生说,“中国这种体制,鬼都会腐败。”他们正道出这个体制官员生态的本质。这种通过收受贿赂的贪腐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贪婪,而且也是表现效忠的必要手段。否则,正如文强所说:“一个干部要是不贪,不色,谁敢相信你,重用你?你工作干的再好也没有用” 当然,贪腐与前四种分赃方式比起来,是最末端的方式,它不仅在官场争斗中有被政敌利用的风险,毕竟在明面上不能像前面那样披上合法的外衣,所获利益与之相比也是九牛一毛 【内刊 不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