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自由主义
关注
德潤傳媒
5天前
哈耶克: 人流的方向就是文明的方向 通往地獄的道路是善意鋪就的 人類的繁榮來自自由主義
#哈耶克
#自由主义
#文明
#善意
#繁荣
分享
评论 0
0
Terence Shen 公子沈
6天前
中國改革開放的餘燼與自由主義的星火 /公子沈 一、一場被迫中止的自由思想之旅 「美國之音」於2018年年底報導,中國知名自由派智庫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洪教授,原計畫赴美參與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中國改革開放40年」學術研討會,卻在出境時被當局以「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為由阻攔出境,其所內另一位經濟學者蒋豪也在機場被攔停。盛洪在推特上感嘆道,記得2008年到芝加哥大學參加科斯發起的改革開放30年研討會時,他覺得中國的改革已大功告成,這次到哈佛大學參加改革開放40年的研討活動,卻被告知參加研討會會「危害國家安全」,不讓出境,簡直「恍如隔世」。 原本預計與會發言的,還有清華大學政治學者任建濤、北京大學法學家賀衛方、歷史學者蕭功秦,以及榮劍、張曙光、時殷弘、秦暉、張維迎、樊綱等一系列中國學術圈中深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他們都是過去數十年來,支持深化改革開放的中流砥柱。這一場被強行終止的思想之旅,不只是一場國際學術交流的取消,更象徵着整個時代風向的逆轉。從改革開放30週年到40週年,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不僅沒有見證制度的創新與自由的擴張,反而成為打壓言論、封鎖思想、倒退開放的悲鳴時刻。 其實,天則的命運早已埋下伏筆。早在2004年,天則便被政府撤銷資助,其後每一步都舉步維艱。2017年被迫搬離辦公地點,網站與社交媒體帳號全部關停,2018年7月臨時辦公室遭查封,年底被吊銷營業執照,2019年正式被以「非法活動」為由取締。這家在1993年由茅于軾等人發起成立、曾為市場經濟、法治建設與政府改革鼓與呼的民間智庫,終於消失在強權的陰影中。從天則的崛起到它的消逝,幾乎可以看作一條觀察中國自由主義興起與退潮的時間軸。 二、改革開放:是共產黨,還是自由主義西方的成果? 1978年底,中國共產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正式轉向,宣布「拋棄以階級鬥爭為綱」,改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不僅是一項政策調整,更是一場思想革命。在此之前,中共長期奉馬列主義的階級鬥爭為圭臬,一切政治掛帥,導致經濟停滯、制度僵化、思想貧乏。直至鄧小平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成為鬆綁思想的突破口,引發全國範圍的思想解放浪潮,為自由主義經濟與制度理念進入中國社會創造了歷史空間。 毫無疑問,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根據世界銀行統計,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平均GDP年增長率高達9.5%,被世界銀行譽為「有史以來主要經濟體中最持續的經濟擴張」。如此驚人的成績不僅讓中國經濟每八年就翻一番,還成功帶動超過8億人脫離極度貧困。飛速的經濟增長也改變了城鄉面貌:高速公路、高鐵、機場和城市天際線拔地而起,大部分中國人第一次踏進了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殿堂。 但是我想強調的一點是,不是先有改革開放,才有自由主義。與其說改革開放帶動了自由主義思想的流入,不如說,是自由主義本身塑造了改革開放的方向。因為改革開放並非單純地引入市場機制,而是受到了自由主義思想的深層引導。正是這些在全世界成功實踐、充滿競爭力和說服力的經濟學理念,為中國提供了解放生產力、制度轉型與對外開放的正當性、理論基礎和方向指引。例如經濟學家吳敬璉所倡導的「法治下的市場經濟」,其實正是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核心思想之一。改革開放的背後,並非純粹的政策實驗或危機應對,而是一場深受自由主義價值觀啟發的制度轉向:強調個體的權利、保障私有財產、建立法律框架與限制國家干預,這些元素構成改革開放的基礎設計。從1979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到1980年代經濟特區的設立;從國營企業改革到價格機制鬆綁,從民營企業合法化到最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些發展無不反映出自由市場理念在中國政府的政策中逐步融入和深化。 因此,如果說這一切變化是中國共產黨的功勞,恐怕並不準確。真正點燃這場社會轉型的,是來自哈耶克、米塞斯、佛里德曼等經濟思想家的自由主義理念——他們提出的私有財產、價格機制、法治架構與市場競爭,構築了中國改革政策的理論支撐。以米塞斯為例,其在「社會主義計算問題」中的論述,深刻影響了1978至1992年間的中國改革派,比如改革者開始普遍接受了計劃經濟「無法理性運作」的觀點。在中國土壤中落地的,正是接受這些西方思想並將其本土化的自由派公共知識分子,像天則研究所的茅于軾、盛洪、張曙光等人,不僅重述自由主義,更積極參與公共政策建議。 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推手,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自由世界。開放市場、輸出技術、提供資金人才和管理經驗,他們為中國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加入WTO後,外資跨國企業加速進入中國,帶來了更多有關企業治理、技術創新與消費觀念的Know-how。是西方而不是中共,為中國人打開了自由世界的大門,帶來了翻天覆地變化,而自由主義思想與西方經濟體制構成改革開放不可分割的動力來源。可以說,正是因為西方世界看到中國開始接納自由主義思想,解除了壟斷公權力的束縛,在某種程度上允許經濟和社會走向自由化,不再充當共產主義陣營敵對勢力,未來更有希望加入自由世界,成為可靠的盟友和夥伴,所以才會毫無保留的把中國打造成了後來的世界工廠。 三、中共處置改開:動力、目的、與手段 改革開放走過四十年,無可否認,它帶來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經濟與社會轉型。這一過程令許多人備感鼓舞,也同樣令許多人心生憂懼。那些受鼓舞者,是改革與全球化的直接受益者:城市中產階級、民營企業家、知識分子、新興產業的從業者,他們從中國走向市場、擁抱世界的進程中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與財富積累。然而,那些感到憂懼者,往往也同樣是這場轉型的受益者,只不過他們擔憂的是手中的權力正在被削弱,原有的政治壟斷正在面對一個日益富裕、日益多元、日益覺醒的中國社會。 2012年,習近平正式接掌中共中央總書記一職,開啟了所謂「新時代」的統治。在這之前,中國的領導人多為謹慎的技術官僚,注重經濟增長與制度內的穩定,但習帶著不同的歷史負擔與使命感登場。他是一名「太子黨」出身的政治人物,其父習仲勳曾參與早期改革開放,而他本人卻在黨內派系競逐中崛起於政治鬥爭的風雨之中。面對一個經濟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科技產業迅速擴張、民間輿論日益多元的社會,他的首要任務不再是經濟改革,而是維穩與權力鬥爭。 在習近平的政治藍圖中,拯救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合法性才是重中之重。他高舉「民族復興」的旗號,不僅意圖恢復黨的中心地位,更要讓黨重新掌控經濟命脈、意識形態與社會資源。這一目標的實現,勢必要求強化對市場的干預、重塑國進民退的經濟秩序、集中資本與權力於國家手中,從而徹底與過去三十年依靠市場力量與全球接軌的自由經濟理念劃清界線,甚至進入對立狀態。 自2013年以來,中共強化了媒體審查與大學課堂管控,封殺涉及民主、憲政、人權、獨立司 法、自由市場等現代核心價值的公共討論;同時,在經濟層面不斷收編大型民企,如阿里巴巴與騰訊遭遇反壟斷整頓與「整改」命令。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自2020年以來,習近平透過一系列名為「共同富裕」的政策,收回了企業家的自主空間,改由國家主導再分配機制,達成權力重整的目的。 也正是在這樣的政治氣候下,自由主義思想與自由市場制度遭遇空前寒冬。不只是制度層面日益集中,學術界與公共知識空間也逐步被排擠與邊緣化。天則研究所的遭遇、盛洪教授被禁出境、民營智庫全面停擺,皆是這場權力重新上緊發條的具體表現。當國家重回計劃與動員邏輯之時,個體與市場的自由只能淪為服從的工具,曾經短暫閃耀於中國轉型歲月中的自由主義思想,正被重新推入黑暗。 四、「新時代」的「柔性八九六四」:中共的反自由主義思想鬥爭 在八九六四之後的三十年間,曾有不少人相信,中國會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逐步走向一個更加開放與自由的社會。這種樂觀預期如今已被現實徹底粉碎。自習近平上台以來,一場「八九六四」的柔性翻版,在中國的各個領域悄無聲息卻鋪天蓋地的展開。從文化到教育,從商業到互聯網,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角落能倖免於「政治正確」與意識形態的重塑工程。 如果說1989年中共對學生運動的鎮壓是對思想與改革的血腥否定,那麼今天這場沒有硝煙的鎮壓則是系統性地從制度設計與社會運作層面徹底剷除自由主義的根基。這不僅是一場意識形態的回潮,更是中共政權對過去四十年改革開放路線的背棄與審判。事實已經充分證明,中共所允許的改革開放,從來不是出於對自由市場、法治制度或人權價值的認同,而是出於政權延續的現實考量。它只是工具,一旦完成目標便被拋棄。 正如《南方週末》在2013年報導中披露,中國教育部長袁貴仁明確表示,必須「堅決防止西方錯誤思想觀點進入教材、進入課堂、進入教師」。這不只是一句政策宣示,更是政權立場的轉折點。當教育系統成為首要封鎖自由主義思想的前線,這就意味著中國政府對改革開放的告別——至少是自由派所理解的那種改革開放。 這樣的政策走向無異於自我矛盾。別忘了,中國正是全球化與資本主義自由秩序的最大受益者。在加入WTO之後,中國出口總值從2001年的2663億美元,迅速飆升至2022年的3.6兆美 元。引進外資、技術與商業模式,讓中國從勞動密集型產業一躍成為全球供應鏈核心之一。但在享盡國際自由秩序紅利之後,中共當局卻開始反咬一口,將自由市場抹黑為「邪惡資本」、將大眾民主歸為「顛覆理論」,甚至將言論自由賦予了「顏色革命」的陰謀目的。 更令人痛心的是,在這樣一場由上而下的洗腦運動中,不少中國民眾也開始認同官方的宣傳話術。他們一方面享受全球化帶來的科技產品與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卻批判支持這一體系的價值觀念與制度優勢。他們將曾經幫助中國擺脫極貧、走向繁榮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視為敵對勢力;將為改革開放付出功勞的自由主義公知視為漢奸走狗賣國賊、將學術多元視為滲透和入侵;甚至開始質疑市場化改革和經濟開放本身的正當性。這不僅是對外部世界的背叛,更是一種對自身歷史記憶與價值判斷的背叛。 當一個政權扭曲歷史、顛倒是非,而人民在高壓與資訊封鎖下失去判斷力,背叛便不再只是政治行為,而是一場文化與道德上的全面淪陷。而在這場淪陷中,真正被背叛的並不是某一個制度或者外部世界,而是中國人自己曾經短暫獲得過的自由與希望。 五、餘燼與星火 我出生於1980年代的北京,那是一個剛剛告別計劃經濟、尚未迎來全球化浪潮的年代。兒時的記憶裡,上班族和中學生騎著腳踏車匆匆而過,東三環國貿的最早一批高檔辦公樓拔地而起。我全程見證了中國如何從一個貧困、封閉、落後的社會,在短短幾十年間,一步步邁向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也親眼看到身邊的朋友、家人甚至自己,如何在市場化改革與對外開放中獲得更好的生活和更自由的選擇。 但當我步入中年,回首當初那段改革時期,心中難免有些許失落與沉重。中國的發展路徑已悄然轉彎,「國進民退」成為新常態:民營企業不再是國家的「乾兒子」,而是被歧視的「私生子」;互聯網巨頭從榜樣和模範,轉眼成為被鐮刀收割的韭菜;得益於科技的發展,「翻牆」比我在中學時期的撥號上網更容易了,可是不僅仍屬非法,甚至恐懼感更甚。不僅如此,中國與歐美各國之間的科技交流與經貿合作開始出現系統性脫鉤,而更深層的,是兩種制度下人民在基本認知上的嚴重分歧。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讓我感到特別驚訝。隨著我對中國歷史的深入了解,特別是對中共自身黨史的研究,我逐漸明白,今日所見之局,其實並非偶發現象,更不是由哪一位領導人的個人意志所致,而是中共政體內部邏輯的自然延伸。只要仔細研讀幾十年來的黨內文件與政治鬥爭史,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從一開始就以列寧主義為核心建構的政治體制,基本邏輯是絕對領導、組織控制與階級鬥爭,其權力架構並非為改革而設,更不可能為人民主動讓權。 為了在沒有人民的授權下永久執政,就必須消滅敵人或製造敵人。而這個敵人,既可以是本國的資產階級,也可以是異見分子,甚至可以是「亡我之心不死」的「西方帝國主義列強」。回望黨史,從延安整風到反右運動,從大煉鋼鐵到文革浩劫,只有折騰不斷、鬥爭不止,才能維護黨天下的最高權威。 今天的中國,不可避免的再次走向政治集中、輿論封鎖、意識形態強化和經濟國有化。我們不應只把這視為對改革的背叛,更應看作是這個政體的自我修復。換言之,它並不是脫軌,而是重返正軌——只是這條軌道,從來都不屬於自由主義與開放社會的願景。 自由主義思想在中國的污名化乃至消亡,只在表象之上。實質上它並未死去,而是被強行壓制於地下。中共政權透過對思想、話語、制度與經濟資源的全方位掌控,剝奪了人民對生活方式、政治制度、價值觀念的自主選擇。然而,也正因如此,反而證明了自由主義的說服力與生命力是極權體制最深的忌憚所在。 自由主義並非短暫的政策提案,而是一套關於人性與社會秩序的解決方案。它主張人的尊嚴、選擇的自由、對權力的制衡、對財產的保障與法律的至上——這些價值之所以恆久,是因為它們不是由某個政黨恩賜的,而是每個理性個體的基本需求。這正是為什麼,自由主義即使在極端打壓之下,仍能在底層社會的民間尋找出口,在沉默知識分子的筆端存活,在那些為信念入獄者的沉思中發芽,在一場場被叫停的演講、一篇篇被封殺的文章中留下痕跡。 歷史從未是一條筆直的進步之路,它充滿著反覆與倒退,但只要自由主義仍在人的理性之中被思索,在人的選擇之中被渴望,它就從未真正消失。正如哈耶克所說:「我們必須讓建設一個自由社會再次成為一場智識的探索與勇敢的行動」(We must make the building of a free society once more an intellectual adventure, a deed of courage)。 今天的中國或許被重重封鎖所困,但只要有一個人尚未放棄思考、尚未放棄發問,自由的火種就一定還在。 我始終相信,未來的自由主義必將再度大放光彩。不僅是在歐洲與北美的民主國家中延續其制度創造力與價值活力,更將在中國這片曾短暫呼吸過思想解放的土地上重新甦醒。因為真正的自由,從來不靠施捨,而是來自於不願放棄希望的人們,一次次選擇去相信它、實踐它和證明它。 作者:公子沈(YouTube自媒體人、時事評論家、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大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 原文:
#中国改革开放
#自由主义
#政治打压
#思想控制
#公民社会
分享
评论 0
0
RamenPanda
1周前
美国在国运的十字路口,是选择继续给残存的自由主义延寿,勉强领导全球,还是选择撤出欧亚退回北美,彻底转型当个威权独裁的区域性大国?
#美国
#国运
#十字路口
#自由主义
#威权独裁
分享
评论 0
0
利维坦冲浪里
2周前
窝佬正好最近就在重温自然权利和历史,就当代自由主义的这个情况,可以说施特劳斯尊师确实是很有预见性,但还是有些过于保守了,施特劳斯担忧在历史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的浪潮中,自然法被逐渐拿掉,古典正义变得不再有普遍性正当性,可以说自然法在左畜的眼里只不过是某些群体经验出来的,毕竟一切都是历史的相对的。换言之就是,凭什么你的共和宪政好于我们独裁统治,凭什么你们自律负责任的人能优于我们吸毒滥交的人。 而现在更批爆的来了,左畜已经不满足于搞价值相对,让曾经的古典正义跟堕落放纵的生活没啥区别,他们现在甚至妄图把左畜叙事抬到跟神法自然法一样的地位,就比如你支母拳,把对家庭负责的女性蔑称为婚驴,你推低能左畜把不符合自己观念的人一律打成张维为。 而就我观察来看,价值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只不过是它们试图拿掉自然法古典正义其中一个环节罢了,等到时机到了,他们就会跳出来把放纵堕落的左派叙事包装成不言自明的真理,来彻底取代掉曾经神法,自然法的地位,彻底抢夺话语权。
#自由主义
#价值相对主义
#左派叙事
#自然权利
#文化冲突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1个月前
書評短評 | 使民主運轉–對21世紀自由主義2025 會議的觀察 8月14日-15日,由ISMA現代威權主義研究所舉辦的Liberalism for the 21st Century2025 在美國華盛頓水門賓館舉行,這場為期兩天的會議旨在匯聚全球自由主義思想家、記者與倡導者,共同探討當代自由民主面臨的挑戰......
#自由主义
#民主
#ISMA现代威权主义研究所
#华盛顿水门宾馆
#21世纪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3个月前
陈寅恪岂能是自由主义者 ——再与贺卫方教授商榷 文/商昌宝 因为不合时宜的《再论陈寅恪的不走——与贺卫方教授商榷》被404,所以改头换面为《有学无问的陈寅恪——与贺卫方教授商榷》再次发出,结果依旧是不变的404。不过,有好心网友以笔记形式整理出来,然后发到几个微信群里,贺卫方教授看到后,作文予以回应。文章不长,照录如下: 关于陈寅恪先生是否当得起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典范,我仔细拜读大作,其中列举1949之前的那些学界人物很早就对于共产主义发出明确警示,的确与之相比,陈较少参与这类议论。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他兴趣不在此,那些年他完全沉浸在对于隋唐历史的研究中,哪怕是一些在钱锺书看来过于琐屑的事情他也充满乐趣。在清华的课堂上,《长恨歌》的第一句就讲了七八个学时,可见他是多么一个兴趣支配型的学者。 我觉得,衡量一个学者是否是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自由主义者,首要标准倒不在于他是否系统地研究或发表了有关自由主义的作品(那是政治学家的工作),或是否热衷发表政治言论,而是他是否真正特立独行,去政治化,超越商业功利,不党不售,就是知识人自由与独立的典范。 关于他的不走,我相信并非因为他对于新体制的乐观,而是源于他的某种特别的乐观或自信——谅你拿我也不能怎么样。当然,后来的历史证明他过于自信了。不过,我坚信,他在岭南一隅的存在,对于当局而言,就是隐然敌国,他绝无一字颂扬当轴,却“反诗”迭出,他的“法高邮何如法韶山”的讥讽,他在双目完全失明之后凭口述写就的《柳如是别传》,其中表彰的浩然气节,更不必说他那致郭沫若的信,那是对于威权的悍然挑战。 凡此种种,设身处地,这是需要怎样的精神力量才能达到的境界。横向比较,七十年代末之前留在大陆上的哪一个知名学者可以如此? 最近我想,他诗中表现出对于鼎革之际没走的悔意也许更多地是出于他连累夫人与女儿的歉疚,而不是后悔个人选择留下。如果他出走,则哪里有这样的炼狱让他以身示范,经历这样的磨难而不坠其节?综合看他的立德立功立言,把他视为自由和独立的知识分子的典范,我还是认为是十分妥当的。(以下简称《答文》) 其实,不论此前的《陈寅恪不师宣尼浮海事》,还是前段时间就“胡适1949年前是否可以看作(古典)自由主义者”的争议,都可以体现出贺卫方教授一向宽厚的历史之同情心态,这一点作为后学十分理解,但也的确右不同意见。 必须要明确,不才对贺教授《答文》中的“一个兴趣支配型的学者”,“视为自由和独立的知识分子的典范”等评语是完全赞同的,也对陈氏敢于写“反诗”,“对于威权的悍然挑战”持欣赏和佩服的态度。不过,是否就此给陈氏戴上自由主义的帽子或光环?如同《答文》中所说的“是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自由主义者”,这一点无论如何都不敢苟同。 关于自由主义者以及自由主义(这里仅适用于汉语语境,若置换到英语语境就需要明确区分和界定古典自由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等)的概念和内涵,不才不想在这里查阅政治哲学类的教科书或系列经典著作——尽管那样似乎更专业一些,只想就其中说的“衡量一个学者是否是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自由主义者,首要标准倒不在于他是否系统地研究或发表了有关自由主义的作品(那是政治学家的工作),或是否热衷发表政治言论,而是他是否真正特立独行,去政治化,超越商业功利,不党不售,就是知识人自由与独立的典范”等描述,给予有针对性的回应。 首先,贺卫方教授大概混淆了向往和追求自由、独立与自由主义之间的关系,因为前者是一种个人意志、思想、情感愿望和人格塑造的体现,简单概括说就是属于形而上的精神和思想层面的念头——与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还不在一个层面上,如果不由内化转变成外化的方式存在和体现,那么就不能直接与自由主义进行构想和联系,因为自由主义,作为政治哲学概念,是应用于国家和社会等公共领域的一种思想主张、政治理念以及贯彻到实践中的社会治理方式,其核心要旨最简约的概括就是:宪政分权(而非独裁和全权主义)+市场经济(而非计划经济或管制经济)+法治社会(而非人治社会)+个人主义(而非集体主义)。 贺卫方教授淆乱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当然可以理解,因为向往和追求自由、独立的内在与外化、个人与公众之间,至少在精神和理念上是相通的,或者说作为阶段性的描述,外化离不开内在的驱动力,公众也离不开个体的努力汇聚。尤其是在无神论的观念中,人毕竟是思想或观念的动物,是一个通行的认知。但要注意的是,当个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独立仅仅作为内在精神时,尤其是仅仅作为一种个人心性时,怀有这种想法的人,也包括学者,就不能称之为自由主义者;只有当内在意志外化后,也就是要将内心向往和追求自由、独立,作为现实社会共同遵循的规则和价值付诸实践时,怀有这样想法的人也包括学者,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成为自由主义者。 换句话来说,不是每一个向往和追求自由、独立的人也包括学者,都可以成为或被称为自由主义者。比如前些年知识界关于鲁迅是否是自由主义者就曾争论过,虽然双方互不认同,但如果以自由主义的几个核心要旨作为考量指标,鲁迅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者,但即便如此,谁也不能否认鲁迅真正向往自由、独立,或者说民国时期还没有几个人比鲁迅更向往自由、独立。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人、学者成为自由主义者,是否需要系统性地研读自由主义的理论书籍、撰写文章或经常发表政治言论呢? 这个问题,需要区别对待,如果作为一般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者,是不需要做太多功课的,只要认同自由主义那几个核心要旨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作为或被树立为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标杆人物、思想导师或精神领袖时,那就需要考核一下此人的思想背景、理论水准了。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容易名不副实,甚至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比如前段时间跟贺卫方教授和林建刚博士讨论过胡适1949年前是否可以被视为自由主义者的话题。不才当时旗帜鲜明地宣称不是,因为胡适那时还对苏俄的计划经济认知模糊,还不能严格区分拉斯基的费边社会主义与苏俄社会主义之间的鸿沟,说白了也就是对自由市场经济不那么信服。如此认知水平,如何配得起自由主义的精神领袖呢? 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当中国人抬出自由主义精神领袖时,不仅仅是一个关起门来自我认可的问题,还需要接受学界和世界的检验。在此情形下,相比于洛克、斯密、休谟,相比于伯克、亚当斯、柯克,相比于米塞斯、哈耶克、诺奇克,甚至相比于拉斯基、凯恩斯,胡适即使在宽泛自由主义的理论和学理建树方面,也实在是囊中羞涩,不然其弟子辈的殷海光也不会发表几近蔑视的言论了。 当然,如果从聊胜于无的角度出发,那民国时期的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当然首选胡适。或者说1949年鼎革前,胡适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者而非精神领袖,那不才也就不会再发表反对意见。 结合上述两个方面来看陈寅恪,他是否可以被视为自由主义者呢?尤其是当很多人在谈陈寅恪是自由主义者时,还要赋予堪称或比拟胡适一样的光环,这个问题就必须认真讨论了。 参照自由主义那几个核心要旨来看,相比于鲁迅,显然陈寅恪的自由主义者色彩要更淡一些。即便是鲁迅死得很及时,没来及接受极权主义的考验,但就陈寅恪来说,起码在鼎革那个大历史选择当口,在现实认知方面就不够,这也是不才撰写《有学术无思想的陈寅恪》的出发点。至于鼎革后他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想,就是坊间流传的那几段耳熟能详的事例,这也恰是贺卫方教授等学人服膺和赞叹所在,然而在不才看来,与其说陈寅恪的那些表现属于自由主义,不如说是儒家士子的操守和所谓的浩然正气更贴切一些。正像夏中义教授在《自由观念的中国面孔——论陈寅恪、吴昌硕对陶渊明思想的认祖》中质疑王元化时说的那样:在陈寅恪的自由意志因子里面,中国面孔显得面子要大于西学那张脸。 说句私底下的话,不才在攻读博士期间就选择了知识群体之作家部落在鼎革之际人人都需要洗心革面的课题,几百万字的检讨书和批判书读下来后,真真失望于作家群体塌方式的堕落。为了寻求心理安慰,不才还曾经努力从一些名家的日记、书信里,试图能够找到关于全权主义的反思和反省的私密文字,包括人们普遍称颂的巴金的《随想录》,然而依旧是无尽的失望。 失望之余,不才就想,怎么说“五四”也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算上晚清的徐继畬、郭嵩焘、严复、梁启超等睁眼看世界者、现代文明的盗火者,也有百余年了。怎么知识界的判断力、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如此之低,甚至几近不堪了。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原本作为自由主义精神领袖的胡适、被树立为知识分子抗争典范的陈寅恪,逐渐地被降低了维度。 一旦怀有这样挑剔的想法,再来重看陈寅恪时,就会有一些不小的发现,比如坊间流传1953年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覆》:“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学说有无错误,这是可以商量的……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我认为王国维之死,不关与罗振玉之恩怨,不关满清之灭亡,其一死乃以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正如词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这段长引文,经常被学人朋友们引用,而且作为最直接、最有力的自由主义者的证据,但是整段话有个前提,那就是句首和句末的“学术研究”。在这一关键词下,包括评价王国维在内,意思就是学术研究要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非扩展意义上的人的思想、精神的独立与自由。 如果说这个材料的说服力还不够,再来看陈寅恪1954年的《论再生缘》。他这样说道:“六朝及天水一代思想最为自由,故文章亦臻上乘,其骈俪之文遂亦无敌于数千年之间矣。若就六朝长篇骈俪之文言之,当以庾子山《哀江南赋》为第一。若就赵宋四六之文言之,当以汪彦章代皇太后告天下手书为第一。……庾汪两文之词藻固甚优美,其不可及之处,实在家国兴亡哀痛之情感,于一篇之中,能融化贯彻,而其所以能运用此情感,融化贯通无所阻滞者,又系乎思想之自由灵活。故此等之文,必思想自由灵活之人始得为之。非通常工于骈四俪六,而思想不离于方罫之间者,便能操笔成篇也。……《再生缘》一书,在弹词体中,所以独胜者,实由于端生之自由活泼思想,能运用其对偶韵律之词语,有以致之也。故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举此一例,可概其余。此易见之真理,世人竟不知之,可谓愚不可及矣。”当这番话说过后,再来回看此前的一句话:“端生此等自由及自尊即独立之思想,在当日及其后百余年间,俱足惊世骇俗,自为一般人所非议。”应该就不会那么令人振奋了。因为但凡要义,需要注意语境,特定情境中的话,如果随意剪裁或任意摘引,就会造成断章取义。 学术研究要讲究和遵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学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普世要求,陈寅恪评价王国维也好,自我期许和要求学生也罢,并没有将此意泛化和扩大之意。当然,作为读者,尤其是有所期待的读者,例如1990年代初的王元化,接下来的陆健东,以及后来各路怀有自由主义朴素理想的学人,纷纷跟上,包括影响巨大的畅销书作家岳南、北京某中学的石国鹏老师以及袁腾飞兄等,不经考证,随意演绎一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轶事,添砖加瓦,锦上添花。这些出发点和愿望是好的,用心也可谓够良苦,但是乾坤大挪移式的泛化和夸大到近似造神的地步,也是需要反省和反思的。 或者更直接的回应可以这样:如果说陈寅恪是自由主义者,那么自沉太平湖的老舍算不算?同样选择昆明湖的王国维算不算?如果老舍、王国维也算,那么倡导维新的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算不算?谭嗣同、康梁和再此前的郑板桥、陶渊明、商山四皓、伯夷和叔齐算不算?呼喊过民贵君轻和浩然之气的孟子算不算?这样的追问当然比较苛责,但如果没有边界地泛化,也不是没有追问的道理。 最后说一句,如今这学术界,认真的商榷只能通行于同道之间,作为后学,在文章匆匆而成之际,真心感谢贺卫方教授的不吝指教,因为他是不才经常“寻衅滋事”中比较宽心的少数几位。
#陈寅恪
#自由主义
#学术争议
#评论
#知识分子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3个月前
哈耶克,六句封神
#哈耶克
#经济学
#自由主义
#社会理论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3个月前
🔥 “自由主义”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保守主义”也必须深刻反思 !
#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反思
#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4个月前
左与右、专制与民主、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激辩口水满天飞,听起来眼花缭乱。如果将所有这一切落地到人们现实生活中,事情也许能简单得多。在莫衷一是的纷争之中,不要模糊了一条最基本的边界——文明与野蛮。 查一查:幸福指数排名前十的国家,是左派还是右派在掌舵?请读——
#左与右
#专制与民主
#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幸福指数
#文明与野蛮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5个月前
前辈自由主义学者对民主抱持必将实现的信念,然而我们面临的世界的复杂程度,似乎远超过去时代,先哲的理想那么丰满,我辈的现实如此骨感:民主作为上代人的至高价值追求目标,如今已经受到现实命运的挑战。我们这代人看见许多“最坏的民主”,其实与专制极权殊途同归。 请读——
#民主
#自由主义
#现代政治挑战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5个月前
《民主启蒙对话录:许良英、李慎之通信集》最近上市。 两位中国自由主义的标杆性人物,持续1800天坦诚、深邃的思想交流,探讨中国命运与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 本书由在美国创办十年的壹嘉出版社出版。壹嘉网址: 本书新书在线发布会,将于5月4日举行。有关信息如下——
#许良英
#李慎之
#民主启蒙
#通信集
#自由主义
#中国命运
#知识分子
#自我启蒙
#壹嘉出版社
#新书发布会
分享
评论 0
0
徐思远 | God wills it
5个月前
一直是民主党铁杆的自由主义者比尔·马赫说了一句令民主党人睡不着觉的话: 觉醒主义邪教正在撕裂这个国家。
#比尔·马赫
#民主党
#自由主义
#觉醒主义
#国家分裂
分享
评论 0
0
馮崇義
5个月前
在时下的中美贸易战中,诸多声称已皈依自由主义的中国网民,受歹毒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支配,带着对川普和美国的仇恨,选择站在中共极权党国一边,匪夷所思。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做出这样的选择,情有可原,因为他们在当时的封闭环境中愚不可及。当今中国人已不再愚不可及,既知道自己被中共政权剥夺了基本人权,在中共政权的残酷统治下当牛做马,为中共极权党国创造财富,也知道中共极权党国将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廉价倾销,正在卷死全世界。清醒的中国人应该借助当下的贸易战倒逼中国的经济变革和政治变革,结束中国党国的极权专制,使中国人脱离当牛做马的地狱,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一样,享受自由民主的人类文明成果,享受基本人权、合理薪酬和应得福利。
#中美贸易战
#民族主义
#国家主义
#川普
#仇恨
#毛泽东时代
#自由主义
#中共政权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数字时代
5个月前
自由亚洲旗下的新媒体平台“歪脑”日前因特朗普行政令而暂停运营。成立于2017年的歪脑主要面向华语世界青年群体传播自由主义价值。CDT近期将持续回顾歪脑的报道。
#自由亚洲
#歪脑
#特朗普行政令
#暂停运营
#自由主义
#华语青年
#CDT
#新闻回顾
分享
评论 0
0
Eric.V 前特工/V字旅创建者
6个月前
川普裁减机构的权力逻辑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说川普裁减机构恰恰证明他是自由主义者,是为了把自由还给人民,否则他应该扩充机构……其实,粉政治人物没什么,粉丘吉尔能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你可能粉的不是丘吉尔。键政的洞察力,一般有三条来源:一是系统性的政治理论素养;二是实践养成的经验和嗅觉;三是对历史的了解所形成的参照体系。 然而我们有的人这三者都没有,却一股脑的对某个政治人物一往情深并坚决捍卫,这助长了许多历史悲剧,并最终引燃了自己。 川普裁减机构,背后恐怕并没有一套处心积虑的权力逻辑。川普的很多行为,不是依靠深谋远虑,而是靠他几十年如一日的那几个观念以及自身的性格与本能在驱动。他觉得西方盟友都在占美国便宜,是他参政时才打出的旗号吗?他年轻时就这么认为了。包括其它种种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对川普来说,都早已塑造成形并保持着惊人的稳定。 他的思想,好像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冻结了。 而思想冻结的人,最常表现出来的,就是强硬。这种强硬会带来英雄色彩,再加上暗杀未遂,这种英雄色彩就更富有戏剧性,并能进一步激发崇拜者心中天选弥赛亚的情结。 当川普说教育部经费增长太多却没有培养出多少人才,反而助长了左派思潮,所以该裁掉,他很可能真是这么觉得,而不是因为琢磨过教育部对他的权力格局有什么用。 但这里,我们就能看出他在价值观推动之外的另一个行为逻辑——性格。具体挑其中一个来说,就是他性格中的报复性。 仅仅是理念不合,川普的刀可能砍得还没那么快,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川普只干了一届就被赶下去,并因此招致大量嘲笑和缠身官司,这一切都激发了川普强烈的复仇心,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川普第二任的行事风格与第一任相比,更加肆无忌惮。这背后不仅仅是第二任本身就顾忌较少的原因,更重要的推动因素,是强烈的复仇企图,而这份企图,又表现的如此小肚鸡肠:以省钱为名,接二连三的取消政敌的保镖护卫,以及连名义都顾不上找就禁止政敌们进入联邦大楼和接触相关资讯。就连对泽连斯基的各种刁难,多少也参杂了对拜登等政敌的复仇情绪。 如果到现在还否认川普会报复并且正在报复,若非别有用心,则如此判断力,键政也只是添乱罢了。 许多人骂川普是独裁者,实事求是的说,他还不算。从权力角度,他不是,而独裁者在构建独裁时所特有的那种谋略,川普也没有。 但除开认知与性格,有一点行事逻辑,川普却与独裁者们大同小异,那就是对权力的集中本能。 而这种本能,至少在三个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 首先,就是裁减机构。许多人说独裁者只会扩充机构来扩大权力,这明显是历史不及格或理论不过关。 独裁者要有效掌握权力,扩张与收缩都是必要的,收缩甚至还在扩张之前。独裁者必须要把权力分享限定在一个有限的小圈子里,为此他必须先把政敌甚至中立者占据的权力抢过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某些机构难以顺利接管,那就干脆解散,这种伎俩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美国相对中立的官僚体系和公务员系统,对权力集中会有一定的抵触。以川普的谋略水平,他又断然做不到波澜不惊的将其接管,所以快速的,粗暴的,直接的将这些机构关闭,就是川普唯一能做出的,非常符合其行为模式的举动。 其次,川普四处放火,却没有亲自下场亲自部署,而是委托给他“亲密的同志加战友”——马斯克,这又是独裁者们的惯用招术,让某人冲锋在前,事后再卸磨杀驴。参照习近平与王岐山,这两人政治蜜月期的那种“肝胆相照”,比起川普和马斯克不遑多让,然而王岐山最后呢?马斯克虽然也有着自己的野心,但毕竟川普才是被合法授权的那个,他可以让一个顾问权力滔天,也可以迅速将其打回原形,甚至“禁入联邦大楼”。这二人若闹翻了,吃不了兜着走的一定是马斯克。 这倒不是说,川普这样做有什么独裁者般的考量,他本身就害怕担责喜欢甩锅,用马斯克冲阵,更多的也是出于本能而非设计。 最后,就是川普对权力边界的试探,无论是对国会权力的侵蚀还是对法官禁令的抵制,都是其集中权力的本能体现。相关新闻和评论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结一下吧。 川普真的想做独裁者吗?实事求是的讲,可能并不是。他会陶醉在国王般的感觉里,但任期到了,他也不大可能再搞个政变修宪什么的让自己终身玩下去。川普图的就是在任期里能为所欲为并狠狠的报复政敌。 但是,川普即便不是独裁者,他肆意妄为的任性之举,却似闯入瓷器房的大象,把维系宪政的那些脆弱瓷器,摔了个七七八八。很多人以为美国的三权分立稳如泰山,其实很多都是靠着对惯例和传统的遵守,当总统真的打破时,国会和法院又有多少强制手段去制约呢? 川普最大的破坏性,是为后来的野心家开辟了一条真正通向独裁的可能路径。 灯塔般照耀时代的罗马共和国在无数政治家、立法者与法律工作者的心血下维系了约五百年之久,最终还是沦为了一个平庸的帝国。作为新罗马的美国,也能坚持这么久么? 祝她好运。
#川普
#机构裁减
#自由主义
#政治理论
#历史了解
分享
评论 0
0
Cantonese.📜廣東仔
6个月前
自由主義女孩激情说道: “去你妈的!如果你投票支持Trump,你就不是基督徒。” “你没有权利说你爱上帝或耶稣。你爱的是洗脑控制系统。”🤣😂
#自由主义
#特朗普
#基督徒
#洗脑控制
分享
评论 0
0
Philip Fan
6个月前
马保国被恶意做空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可见人类社会已经衰落到什么程度了,首当其冲的就是人类已经作到不信基督教文明的这套东西,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承平日久,用某个二百斤麦子帝的话讲就是:吃饱了没事干,开始信自由主义那套思想垃圾了,尤其是欧洲更无可救药了,看看已经成什么样子了!
#马保国
#做空
#人类社会衰落
#基督教文明
#自由主义
#欧洲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Christian.K.Wick
6个月前
不要堕入自由主义者的陷阱 这只是虚伪的同情 团结起来,反对自由主义渗透工人阶级!
#自由主义
#团结
#工人阶级
#反自由主义
#虚伪同情
分享
评论 0
0
程益中
7个月前
当下简中社媒平台全是这类垃圾,也难怪许多反共知识精英会沉沦为川粉,沉沦为跪舔极权强人和犯罪人渣的白痴或鹰犬。在我看来,马粪比川粉更低级下流,都是追腥逐臭的无耻之徒,都是造谣污蔑诽谤张嘴就来的卑劣小人,都是跪舔极权强人的奴隶。他们并不崇尚自由主义和平等正义,他们只崇尚弱肉强食而已。
#社交媒体
#反共
#川普支持者
#独裁者崇拜
#自由主义
#平等正义
分享
评论 0
0
加州大富翁
8个月前
企业家支持民主党的后果是什么?这几天看了一些企业家对于民主党的吐槽,有一个印度裔企业家说和民主党打电话,民主党只会问他要更多的钱,而和川普打电话,川普和他说感谢他做出的贡献。左派政党和企业家是天然对立的,企业家代表着追求自由主义,利用资本创造财富,而左派政党追求极权主义,利用权力剥削财富。49年8月上海工商业请进城的泥腿子们吃饭,工商业者还有着天真幻想,笑容满面,而共产党的军队则面色凝重,两边形成鲜明对比,而等待着资本家的是陈毅对于上海资本家的红色恐怖,每一天都有资本家跳楼,这就是资本家投靠左派的结果。 在川普上一个任期结束前,大批企业家抱上了民主党的大腿,扎克伯格出钱出力帮助民主党偷票,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民主党官员凌驾于企业家之上,要求扎克伯格删帖审查封号,企业家只是民主党利用的工具,并且上了贼船后可能就下不来了。不管这次小扎是否能醒悟,但贼船上的滋味肯定不好受。 2024年资本家们真金白银给了卡马拉十个亿竞选,而卡马拉大手大脚把这些钱用在了自己的好莱坞关系户身上,到处大撒币,不知道X上的黄左们是否分到了一杯羹,可十亿美元买不来选民的人心,好莱坞明星的影响力也仅仅是票房,这次选举以后大多数资本家们会抛弃民主党,川普要的只是美国优先,而民主党要的是卸磨杀驴。
#企业家
#民主党
#政治对立
#自由主义
#极权主义
分享
评论 0
0
Jamie Hume二代目
8个月前
一个可能比美国人口人数还要多的市民阶层的形成,完全来自于每个单独家庭的父辈的栉风沐雨——还有比这更新自由主义的说法吗? 美国大选特朗普的胜利怨无数单个的美国人素质不够,一整个阶级的形成归因到无数个体的奋斗,一种对社会正义的确信归因到个体的无知,我们星川兰大佐确乎是不晓得社会是啥。
#市民阶层
#自由主义
#美国大选
#特朗普
#社会正义
#个体奋斗
分享
评论 0
0
Ignatius Lee
8个月前
有政治信仰的人,不管是信仰保守主义,还是信仰自由主义,都应该戒绝针对某个政治领袖的个人崇拜和政治狂热。 反过来说,假如一个人标榜自己信仰某种信念,又对某些政治领袖表现出个人崇拜和政治狂热,这样的人绝对没有政治信仰,甚至对政治也只能是一知半解。 有政治信仰的人只会追随政治信念,不会狂热地追随领导人。假如领导人背弃政治信念,他就会变成政治信仰的敌人。
#政治信仰
#个人崇拜
#政治狂热
#政治领袖
#保守主义
#自由主义
分享
评论 0
0
菲菲4.0
8个月前
我们必须让自由主义女性退出政治。 看看民主党的这些老妇女,个个面目狰狞,张牙舞爪,吃了豹子胆😅
#自由主义
#民主党
#女性政治参与
#政治偏见
#性别歧视
分享
评论 0
0
NO CONTEXT HUMANS
8个月前
Freedom of screech
#言论自由
#人权
#表达自由
#自由主义
#新闻自由
#民主
分享
评论 0
0
Vivian Wu
8个月前
看著那麼多華川粉開始嘲笑加州富人房子被燒掉,消防局力量耗盡,開始傳播各種假照片來聳人聽聞地傳遞「壞消息」,並順便再踩一下加州的環保主義,多樣性和各種自由主義理念,跟著馬斯克和川普一起嘲笑現任政府,幸災樂禍好萊塢明星不支持川普所以房子都燒光了活該,並炫耀自己也跟著倆白人一起贏得了選舉,我就明白了。他們哪裡有系統價值觀啊,就是仍然來自漢語洗腦的毒素附身-仇富,嗜血,看熱鬧不嫌事大,氣人有笑人無,為了流量隨便傳播謠言和假圖,舔權力漫身奴從的同時還深諳流量密碼(關鍵是推上這點流量能給他們帶去什麼呢?中文圈自嗨罷了)。他們這一套911看本拉登炸了美國人的twin tower的時候已經耍了一遍了,一模一樣。 幾十年如一日地丟人現眼,真是讓人看不起啊。
#加州山火
#川普
#马斯克
#好莱坞
#环保主义
#多样性
#自由主义
#仇富心理
#假新闻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