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明了

meng shao
15小时前
优秀文档的核心原则 —— 来自 OpenAI 团队 Cookbook 文档的核心目标是将有用信息高效注入读者的头脑中,避免读者在信息海洋中迷失。优秀文档不是长篇大论,而是通过结构化、清晰和共情的设计,帮助读者快速解决问题。 1. 让文档易于浏览(Make docs easy to skim) 读者很少从头到尾线性阅读文档,他们更倾向于跳跃式浏览,寻找直接解决问题的部分。因此,文档应像一张高效的“信息地图”,降低搜索成本,提高成功率。 · 使用描述性标题:标题应是信息完整的句子,而非抽象名词。例如,用“流式处理将首 token 响应时间缩短50%”代替“结果”,让读者无需深入阅读即可获知要点。 · 添加目录:目录如哈希表般加速定位,同时提供文档整体线索,帮助读者判断是否值得阅读。 · 保持段落简短:短段落易于扫描;关键点可独立成一句单句段落,避免被长文淹没。 · 以独立主题句开头:段落和节的首句应自成一体,不依赖前文。例如,“向量数据库可加速嵌入搜索”优于“基于此,让我们讨论更快的方法”,便于跳读者快速理解。 · 主题词置于句首:如“向量数据库加速嵌入搜索”比“嵌入搜索可由向量数据库加速”更高效,因为读者只需读前两词即可把握主题。 · 要点前置:将最重要的信息置于文档或节的顶部,避免司马式渐进式展开,先结果后过程。 · 多用 bullet 列表和表格:这些格式天然支持扫描,提高可读性。 · 加粗关键文本:大胆突出重要内容,帮助读者快速锁定。 这些技巧的核心是“读者优先”:设计时假设读者时间有限、注意力分散。 2. 写出高质量文本(Write well) 糟糕的文风会消耗读者的认知资源,导致疲劳。优秀文档应追求简洁、流畅,减少解析负担。 · 句子简洁:拆分长句、去除副词和冗余词,使用祈使语气(如写作书籍建议)。 · 确保无歧义解析:避免词性模糊的句子。例如,“用句子标题节”(Title sections with sentences)易混淆词性;改为“将节标题写成句子”(Write section titles as sentences)更易解析,即使稍长。 · 避免左分支句子:这类句子要求读者短期记忆过多,如“你需要面粉、鸡蛋、牛奶、黄油和少许盐来做煎饼”。改为右分支:“做煎饼需要面粉、鸡蛋、牛奶、黄油和少许盐”,更符合大脑处理习惯(类似于深度优先搜索)。 · 少用指示代词:如“this”跨句使用易造成回溯负担。改为具体名词:“基于消息格式,让我们讨论函数调用”优于“基于此讨论”。 · 保持一致性:统一标题大小写、标点(如尾随逗号)和命名规范(如 Cookbook 中的下划线+句首小写),避免读者分心。 · 不假设读者心态:避免“你现在可能想了解函数调用”这类推测;改为“To call a function, ...”,保持中立。 写作原则源于认知科学:减少大脑负载,让内容自然流动。 3. 广泛有益于读者(Be broadly helpful) 文档用户背景多样(从新手到专家、多语言使用者),优秀文档应包容性强,覆盖潜在痛点,而非仅针对“理想读者”。 · 用简单语言:比预期更简化解释(但不低估)。考虑非母语者和术语生疏者,优先清晰而非炫技。 · 避免缩写:全写出,如“instruction following”而非“IF”;“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或“搜索-询问流程”)而非 “RAG”。专家成本低,新手收益高。 · 预解常见问题:即使 95% 读者知晓 Python 包安装,也值得说明——专家可略过,新手避免卡壳。记住,跨语言专家(如 JavaScript 开发者)可能 Python 是新手。 · 选用具体准确术语:避开行话,如用 “input” 代替 “prompt”,“max token limit” 代替 “context limit”,更自明且贴合实际。 · 代码示例通用自洽:最小化依赖,避免额外库或跨页引用,确保可直接复制运行。 · 优先高价值主题:聚焦常见问题(如 token 计数),而非罕见场景(如表情符号数据库优化)。 · 避免不良习惯:如 API 密钥勿硬编码示例。 · 以广义开场引入主题:如解释推荐系统时,先提及 YouTube、Amazon 等应用场景,增强读者安全感。 这些建议体现共情:文档是为“所有人”服务的工具,过多假设会疏离部分用户。 4. 必要时打破规则(Break these rules when you have a good reason) 这些是指导而非铁律。文档写作是移情练习:代入读者视角,选择最有帮助的方式。最终,灵活应用才能适应具体情境。 OpenAI Cookbook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