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恩达

3个月前
吴恩达老师建议:AI时代,一样要学编程,才让电脑懂你所想! *** 今天有一些人不建议大家去学编程,他们认为人工智能(AI)会自动写代码,人类写程序的工作迟早会消失。但我认为,这种建议将来一定会被认为是历史上最糟糕的职业建议之一。 曾经,一位获得图灵奖和诺贝尔奖的学者说:“程序员这个职业更可能消失,而不是变得越来越强大。因为计算机将越来越会自己给自己编程。” 我不同意这句话。那些告诉别人“别学编程”的建议是有害的。 回到1960年代,那时程序员还是用打孔卡写程序的,必须一张张地打出孔洞,非常麻烦。后来人们用上了键盘和电脑终端,编程一下子容易了很多。但就在那个时代,西蒙却做出了前面的那个预言。今天仍有人在重复着他当年的观点:“未来计算机自己会编程,不需要人类了。” 可是事实上,历史不断证明:每当编程变得更简单时,就会吸引更多人加入,而不是更少。 过去几十年里,编程的难度一直在下降: - 从最早复杂的汇编语言,发展到更简单的高级语言,比如C语言; - 从本地电脑,发展到云端环境; - 从纯文本编辑器,发展到集成开发环境(IDE); 到现在,又发展到AI辅助编程(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再需要自己亲手写代码了,有人把这种轻松的方式戏称为“vibe coding 氛围编程”)。 编程难度一步步降低,也意味着现在正是大家开始学编程的最好时机。 我曾经说过,未来的技术精英会善用AI,成为某个领域的“10倍人才”,也就是一个人的影响力可以达到普通人的10倍。而达到这一点最好的方式,不是只做一个AI工具的用户,而是掌握足够的编程知识,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AI辅助编程工具。 很多人问我:“AI 会不会抢走我的工作,我该怎么办?” 我的答案是:主动去学习AI、掌控AI。因为未来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明确告诉计算机你想做什么,并让计算机帮你做到。学会编程(或者学会怎么让AI帮你写程序)恰恰就是掌握这种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之前我设计一门叫《人人都能学会生成式AI》的课程时,需要为课程生成一些AI艺术作品作为背景图。我找了一位学过艺术史的朋友来帮忙。他懂得用专业的艺术语言(比如画作风格、色彩搭配、艺术家的灵感来源)去跟AI工具(Midjourney)对话,轻松得到了非常漂亮的图像。而我自己不懂这些艺术语言,我试着去向AI描述,却怎么也达不到那么好的效果。 同样的道理:无论你是科学家、分析师、营销人员、招聘人员,还是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只要你懂一点编程,你就能更准确地告诉AI或AI工具你想要什么,得到更好的结果。 因此,编程难度的不断降低,恰恰意味着现在是开始学习编程最好的时候。掌握软件的语言,清楚告诉电脑你想要的,才能真正让电脑帮你把事情做好。
6个月前
看完吴恩达老师新年展望里,对大型系统中 AI 辅助开发遇到的挑战的陈述,恰好今天在公司领了个活儿,就是这个方向。 公司想把团队做了几年的软件重做一遍,时间只给了两个月,从方案设计到产品开发,因为涉及到软硬件结合和复杂的功能实现,挑战不小。 我也在思考,如果想实现这样的“挑战”,我们要怎么做,首先是常规手段: - 挑选开发和架构能力、配合推动能力强的成员组成精简的特殊产品开发测试小组 - 采用敏捷的开发模式,各个方向的开发紧密合作,降低沟通成本 - 所有流程规则从简,减少干扰打断,提升连续开发效率 - 提高自动化和工具化,测试提前介入单元和自动化测试 - 更清晰明确的架构,架构设计时更多架构伙伴充分论证,高内聚低耦合 除此之外呢,就现有团队能力,想有更大幅度的提升,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外援 - AI ❗️ 过去团队 AI 主要用在编程环节,这次我想做一个复杂大型工程的 AI 实践,从开发方案、架构设计、新技术理解、产品方案评估、体验设计规范、辅助编程(介入到复杂业务逻辑和设计规范程度)、辅助测试用例编写和自动化测试、服务环境设计和部署等工程的全流程各个环节,都用不同的 AI 工具辅助。 下周一敲定团队成员后正式开动,我打算把这个过程记录沉淀下来,分享到系列文章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关注下图中的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