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a-陈筠 1周前 没钱了?中国金融央企限薪风暴:经济低迷下的“共体时艰”与维稳考量 中国政府计划从2月起,对27家中央金融机构实施全面减薪和限薪,员工年薪将被设定上限为100万元人民币,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最多被削减一半。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反映出中国经济持续低迷,金融央企债务累累,不得不通过削减人事成本来缓解财政压力,实质上揭示了“资金短缺”的现实。 #中国金融 #央企限薪 #经济低迷
voa-陈筠 1周前 习近平的反腐新信号:“无心之过”宽容政策能否破局官员躺平? 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持续推进反腐运动之际,《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称,习近平试图传达“无心之失可从宽处理”的信息,并表示“一些错误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的专制风格与容错机制存在根本矛盾,统治与容错之间难以兼顾。 #习近平 #反腐 #无心之过
voa-陈筠 2周前 美大学接连终止与中方合作 美中二十年办学关系面临“寒冬” 美国密歇根大学最近宣布终止与中国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关系。继佐治亚理工学院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先后撤出与中国高校的合作后,密大此举被视为美中合作办学20年来的“寒冬信号”。 #美中关系 #教育合作 #大学合作终止
voa-陈筠 2周前 中国年轻人“退保潮”:宁信自己不信国家 中国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延后退休制度,但早已有大量年轻人先行选择退出社保。中国青年阿智对美国之音说,退保是年轻人继续“躺平”的具体表现,他宁愿把钱省下来,自己给自己养老,也不相信国家提供的养老金。 #中国 #年轻人 #退保潮
voa-陈筠 3周前 中国加强非洲战略:王毅宣布10亿军事援助,深化中非合作与西方竞争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最近结束对纳米比亚、刚果、乍得、尼日利亚四国的访问,宣布将提供10亿元人民币的无偿军援,培训7000名非洲军警人员,并邀请1000名非洲政党人士访华。这一系列举措被视为中国加大与非洲合作力度、强化中非关系稳定性的重要信号,同时凸显中国在与西方国家争夺非洲影响力中的战略布局。 #中国非洲关系 #军事援助 #国际竞争
voa-陈筠 3周前 习近平强调“反腐永远在路上” 是从严治党还是警告政敌?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一场中共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大会上强调“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中共官媒央视也同步播出《反腐为了人民》专题片,包含中国前司法部部长唐一军等人在内的新一批官员在镜头前忏悔。然而,层出不穷的落马官员,似也意味着习近平这十多年来的反腐工作并不成功。 #习近平 #反腐 #从严治党
voa-陈筠 1个月前 呼应新质战斗力?解放军论文称中国军用5G实战部署已就绪 一篇由中国解放军工程师领导的团队发表的论文显示,中国已研发出全球首个机动5G通讯基站,可在半径3公里范围内同时连接至少1万个用户,并已准备好用于军事实战部署。尽管这项研发契合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军队“新质战斗力”的要求,但分析人士指出,这项技术存在致命弱点——一旦车辆顶部的控制天线被摧毁,这1万个无人载具将瞬间变成1万只无头苍蝇,失去行动能力。 #解放军 #5G #实战部署
voa-陈筠 1个月前 一个反台小粉红的转变:从倡导动物保护困境看两岸价值观的差异 一位曾在网络上高调攻击台湾的中国女孩,因宠物去世呼吁动物保护法而遭到网友嘲讽,最终彻底改变了她对台湾和两岸关系的看法,也引发了中国社交媒体上一场关于对待生命态度的讨论。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至今尚未出台全面的动物保护法,这一缺失或折射出中国在精神文明进步道路上的滞后。
voa-陈筠 1个月前 从NDAA看美台军事合作深化:防御威慑转向攻势战略? 美国国防授权法(NDAA)是观察美台军事安全关系的重要窗口。从NDAA逐年强化对台军事合作可以看出,台湾的军事战略正逐步融入美国的印太区域战略构想中。随着美中竞争日益加剧,美国的威慑策略正逐渐增加攻势性元素。在这一背景下,台湾传统的防卫性威慑战略是否会随之发生质变,甚至迈向攻势作为,成为值得关注和讨论的议题。
voa-陈筠 1个月前 年终报道:2024年中国股市如“过山车”—政策刺激难改颓势 中国股市历经了跌宕起伏的一年。在2024年即将结束之前,中国政府释出一连串财政利多,包括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分析人士认为,这些举措表明中国经济正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尽管股市可能因持续降息政策而出现“慢牛”行情,但长期来看,中国整体经济仍难以看到显著复苏的迹象。
voa-陈筠 1个月前 “学霸就餐区”惹议 凸显中国逐利教育下的“唯分数”思维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所中学设置“学霸就餐区”,引发无视学生平等权利的讨论。分析人士表示,“分层用餐”背离了传统孔夫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也背离了现代人讲求的“平权”观念。中国教育在逐利的思维下,一切“唯分数”是论,学生从小就被灌输阶级意识以及与同侪斗争,如此培养出的中国共产主义接班人已经不是精致利己的问题,而是会造成伤害他人的情况大量出现。
voa-陈筠 1个月前 中国全面推行“个人养老金”,民众质疑是“合法割韭菜”难解养老金缺口 中国从12月15日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允许个人每年存入不超过1.2万元人民币用于投资金融产品,作为基本养老金的补充。但部分民众将其形容为一场“庞氏骗局”,因为中国经济低迷,原有的医保、社保早已亏空,政府不过是以“个人养老金”的名义进行“合法集资”,对老百姓“花式割韭菜”以补足自身的财政缺口而已。
voa-陈筠 1个月前 中国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或仍难挽救经济颓势 在特朗普即将于下月就任美国总统之际,中国宣布将在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官方称此举旨在提振经济,但分析人士认为,这顶措施至多只能为中国经济“续命”,却难以扭转颓势。中国本土和外资企业的外移现象严重,尤其在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关税的背景下,市场对经济前景普遍感到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