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总统赖清德称赞台积电对美国千亿美元投资是“台美关系历史性的时刻”
台湾总统赖清德称赞台积电(TSMC)计划对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是“台美关系历史性的时刻”,并称台积电赴美的投资过程当中,“并没有接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
杨皓暐
- 香港民主党启动解散程序:“一个时代的终结”
香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反对党--民主党宣布将启动解散程序。分析人士称,这一举动对香港民主力量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 美欧关系紧张之际,中国寻求改善与欧盟的关系
在美国与欧洲盟友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的背景下,中国展开了新一轮对欧洲国家的外交接触。
- 泰国领导人寻求与中国更多的合作
泰国总理佩通坦·西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誓言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打击困扰两国的网络诈骗中心。她星期六(2月8日)在结束访问中国时签署了十多项协议,以提升两国之间的双边经济联系。
- 泰国总理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时访问中国
泰国总理佩通坦·钦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星期三(2月5日)开始对中国进行四天的访问,预计将聚焦经贸关系。她此次还将会晤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分析人士说,总理还将寻求北京帮助提升中国游客前往泰国旅游的信心。
- 报告:中国利用严格的旅行限制来控制维吾尔人
人权观察组织在星期一(2月3日)发布的一份新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继续对寻求出国旅行或探望居住在新疆的家人的维吾尔人实施严格控制,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人权组织补充说,这些措施侵犯了他们的行动自由。
- 特朗普关税引发中国的不同反应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决定对中国产品征收10%的关税引发北京的不同反应,中国政府威胁要采取反制措施,一些中国企业则担心此举可能扰乱其对美国市场的出口。
- 中国向菲律宾施压,考验美国对南中国海的承诺
在北京和马尼拉达成缓解南中国海紧张协议的一个多星期后,菲律宾指责中国海警船再次入侵、骚扰并采取“侵略性行动”。
- 分析人士:中国对被拘留作家、公民记者的虐待是长期镇压的一部分
人权倡导人士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当局虐待被拘留的澳籍华裔作家杨恒均和中国公民记者张展,是北京长期镇压异议人士的一部分。
- 特朗普威胁要加征关税后 中国准备应对可能的美中贸易战
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最快于2月1日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后,中国准备好要应对可能的关税。
- 特朗普就职典礼前夕,中国与美国盟友接触
随着华盛顿为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做准备,中国本周启动了新一轮与日本和欧盟的外交接触。日本议员代表团访问北京,中国军事代表团五年来首次访问日本。与此同时,欧洲理事会新任主席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进行了首次电话交谈。
- 中国推出新型攻击舰和未来战斗机
中国海军公布军事现代化最新突破的几天后,又下水了一艘可发射战斗机的新型两栖攻击舰,网上流传的视频也显似乎显示了中国新一代隐形战斗机。
- 中国压力不断加大,台湾试图明确特朗普政府的对台政策
当全世界都在为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做准备时,台湾发现自己夹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它正在努力应对美台关系前景的不确定性以及来自中国日益加大的军事压力。
- 日本寻求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前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日本寻求在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前改善同中国的双边关系。但是分析人士称,北京在整个印太地区侵略性的军事活动,很难让双方缓解长期以来的紧张关系。
- 立陶宛在与中国的关系上面临艰难平衡
立陶宛新政府承诺重启与中国在2021年降级的外交关系,但这一承诺在开始之前就面临挑战。
- 澳大利亚与太平洋国家达成协议以遏制中国影响力
澳大利亚上周与瑙鲁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签署了两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协议,分析人士称这将有助于堪培拉对抗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 2024年:失业问题继续困扰中国青年
美乐蒂·谢(Melody Xie,音译)本以为,在2024这一年,她将开启自己作为中国成年人的生活新篇章:找到工作,结婚,最终生孩子。但是,在投出数百份简历以及两次考公务员失利后,这位24岁的大学毕业生仍然待业。她别无选择,只能搬回广州的父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