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来袭:中国黑客已经从经济间谍转化为对美国的军事和政治威胁
来自中国的黑客威胁正受到美国政府和网络安全专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黑客的行动不再仅限于窃取商业机密,而是针对美国关键基础设施、政府机构、政党组织,甚至总统候选人的竞选团队。最新曝光的中国黑客行动--包括“伏特台风”(Volt Typhoon)、“盐台风”(Salt Typhoon)、“丝绸台风”(Silk Typhoon)等等,都显现这一新特点。专家们多次警告,中国黑客的威胁正从经济间谍活动升级为更具战略性的国家安全风险。
章乐古
-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首次国会演讲前瞻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将在3月4日(星期二)美国东部时间晚上9点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重要演讲。这是他自1月20日再次就职以来的首次国会讲话。在这次演讲中,他将向国会、全国民众及国际社会展示未来四年特朗普政府的施政方针。这也可能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政治博弈的一个关键时刻。 尽管严格意义上讲,他的这次国会演讲并非正式的“国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但其影响力和政治意义将不亚于历届总统的年度国情咨文。以下是关于这次演讲你需要了解的要点,以及与他2017年对国会的演讲有什么不同。
- 中国科企的春天真的到了吗?一文回顾中国科技巨头的政策“过山车”之旅
自去年秋季以来,北京密集出台支持民营经济、提振市场信心的政策和信号。这究竟是包括中国科技巨头在内的民营企业的春天,还是权力的一次回摆而已? 本文将为您揭示习近平科技政策变化的原因以及中国政府的施政规律,并带你回顾在中国科技企业在此轮“握手言和”之前的那场长达四年、震动全球市场的监管风暴。四年前,中国政府的一纸公告就让这些企业市值蒸发数万亿美元,业务版图被强行缩减,甚至被迫退出海外资本市场。
- 一文了解中国AI江湖的核心玩家及美中AI竞逐格局
DeepSeek的异军突起不仅让中国的AI产业信心大增,也促使美国乃至全球重新审视中国AI产业的竞争力和潜力。本文为您简要梳理中国AI产业的生态系统,到底有哪些大玩家?在与美国的竞争中,中国的AI企业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 特朗普的“铁穹”是什么?中俄“双核”威胁下,“铁穹”能否有效?
1月27日晚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签署了“为美国打造铁穹”的行政令,要求国防部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在60天内提交该防御体系的参考架构及相关落实计划。“铁穹”行政令出台后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支持者认为该计划能弥补当前美国反导防御系统面对新威胁时捉襟见肘的局面,提升全域防御能力和战略威慑。反对者认为该计划是毫不实际的空想,面临技术瓶颈、天价费用和引发军备竞赛等问题。
- 特朗普二次就职倒计时:从圣约翰教堂到白宫,典礼详细日程一次看
1月20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将迎来第60届总统就职典礼,当选总统、第45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将宣誓成为美国第47任总统,与当选副总统万斯(J.D. Vance)共同开启新任期。美国之音为你梳理了当天总统就职礼的重要议程。
- 特朗普二次就职倒计时:最冷的天气、最严的安保和最多的科技大佬
1月20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将迎来第45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历史性回归。他将宣誓成为美国第47任、第60届总统。极端寒冷的天气、特朗普特立独行的个性,都为今年的总统就职礼增添了不少的新元素。
- 从台湾到波罗的海,海底电缆频遭破坏的背后--看不见的地缘政治对抗
1月6日,一艘中国货船被指控切断了台湾基隆港附近的一条海底电缆,台北表示,此举可能是中国对台“灰色地带”战术的一部分。故意切断电缆进行破坏活动的“灰色地带”攻击也正成为一种新的地缘威胁方式。在看不见的海底世界,地缘政治的对抗越来越引人注目。
- 世界步入“量子科技年”:一文了解美中在量子技术上的竞争态势
世界进入2025年,也步入了联合国大会去年6月宣布的“世界量子科技年”。在2024年中,量子技术的现实应用取得了一系列超乎预期的发展。被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称为“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量子科技不仅关乎全球经济、科技和安全格局,更是决定未来国际影响力格局的重要因素。美中两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被部分观察人士称为新冷战时代的“量子竞赛”。文本为你简要介绍什么量子技术,并为你梳理美中“量子竞赛”的态势。
- 拜登的核心中国政策遗产—全面重启“经济战争”
不到一个月后就将卸任的拜登(Joe Biden)政府12月23日公布了针对中国在半导体供应链中“不公平贸易行为”的301条款调查。调查结果可能引发对中国传统芯片以及含有这些芯片的产品征收更高的关税。届时,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将决定如何处置这项调查结果。
- 《中国制造2025》十年收官,名亡实存?
十年前,中国政府推出了雄心勃勃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试图让中国从“世界工厂”华丽转身为高科技制造业强国。但这项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美欧等国对不公平竞争的担忧,第一届特朗普政府更是将该计划作为其对中国实施“301条款”行动的重中之重。 2025年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再次当选美国总统,美中贸易战和科技竞争的紧张局势很可能进一步升级之际。这项被中国视为推动中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计划到底执行的怎么样了?在未来的美中科技竞争中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