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H1B风波,的确让人感慨万千。回首我的H1B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那年我申请H1B时,同样面临着申请人数众多的激烈竞争。幸运的是,当时的小布什政府为吸引高素质人才,特别推出了一个计划:额外增加2万个H1B名额,专门提供给在美国高校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我正好赶上了这趟“快车”,顺利拿到了H1B。但这个计划很快就因为申请人数爆满而截止,也侧面说明美国对全球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我老认为美国的吸引力就是高薪与奋斗精神的结合。这么多年过去,H1B的申请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竞争也愈发激烈。近年来,我去了不少国家,深深感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独特魅力。 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几乎是唯一一个将高薪与拼搏精神完美结合的超级大国。与她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相比,美国人能获得与自身努力相匹配的丰厚回报,而中国人民的到手工资则相对较少。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美国人更是将“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在许多欧洲国家司空见惯的悠闲工作氛围,在美国却相对少见。正是这种强大的经济吸引力,让无数人前赴后继地涌向美国。 美国,这个吸引着全球精英的国家,也正因其独特的魅力和机遇,才得以长期保持全球领先的地位。美国要发展,也是需要人矿的,高素质人矿不可或缺,尤其是对于中国那些聪明的年轻人,估计美国一众高科技大厂已经在抢人了。而对于依然想来美国工作生活的中国年轻人来说,你必须要更加优秀,才能获得留在美国的一席之地。
我的外公曾是国民党军队的一名少校,担任军事法官。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是一位营长,曾与日军激烈交战。然而,在他给我讲述的那些抗战回忆里,几乎很少提及杀敌的事迹。他反复讲述的,只有一个故事。 那是抗战末期,一号作战期间,外公担任军事法官。当时他的部队俘虏了两名年纪很轻的日军士兵,大概只有十七岁左右。他亲自审问了两人,结束后带着翻译再次见面,问他们:“你们现在最想的是什么?”其中一名日本兵低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抬头望着外公说,他想念母亲,想回家。外公听后说:“等战争结束了,你们就可以回家见到妈妈了。” 不久之后,外公随部队继续深入湖南境内作战。而这两个日本兵在被押往战俘营后不久,却被愤怒的老百姓强行从牢中拖出,捆绑双手后扔进池塘淹死了。临死前,他们不断地哭喊求饶,极度恐惧,但最终没能逃脱被杀的命运。由于仍处战时,事件也未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多年以后,外公仍然常常提起他曾经审讯过的这两个年轻的日本士兵。他说,他无法忘记,当他说“战争结束后你们就能回家”时,那两个年轻人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得知他们的下场后,他感到深深的遗憾。他常叮嘱我们,希望中国和日本永远不要再有战争。 抗战胜利后,外公因同情共产党,曾私自释放了几个被俘的共军游击队队员,结果被国民政府以“通共”罪名革去军籍,关押了三年。共军夺取江山后,尽管我外公曾帮助共军,但是他作为原国军军官的身份依然遭到清算,再次被捕,送往青海的国民党战俘营。命运巧合的是,在那个战俘营里,他认识了我妻子的爷爷——一位同样出身国军的上校军官。这段跨越战火与岁月的相识,是在我和妻子结婚后才知晓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