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前
🔥 重大转向!是敌人!27国悄悄定位北京! 在“川普2.0”时代,欧美之间摩擦升级,直接影响中共与欧洲关系。中共国内体制内学者观察到,欧盟已悄然改变对中共的定位,愈发倾向将中共视为敌对阵营的一员! 2025年7月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在一场“川普2.0时代美欧关系新态势”研讨会上指出,川普回归对白宫以来,美欧在经济与技术领域冲突频繁,双方原有的沟通协调机制基本瓦解,战略认知也发生根本变化。川普政府将欧洲的自由主义、进步主义等意识形态视为误入歧途,而欧盟则批评川普的重商主义和保护主义破坏其经济与政治秩序,并启动对美“去风险”策略。 忻华指出,欧盟在技术与经济层面上面临“三重焦虑”:科研与产业竞争力焦虑、地缘政治韧性焦虑,以及关键资源与数据控制的焦虑。而这一焦虑,也重新定义了欧盟对中共国的态度。他强调,欧盟原在2019年对中共国的战略定位是“合作伙伴、竞争者与制度性对手”,如今这一框架已被打破,竞争性甚至冲突性成为中欧关系的主轴,“欧盟现在觉得中共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敌对阵营的一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川普的政策令欧洲痛苦,但欧盟并未因此与中共拉近关系,反而试图利用中美矛盾“火中取栗”,促使中共做出对欧洲有利的让步。在忻华看来,这反映出欧盟对中共“挑战性”和“威胁性”的深层担忧,缺乏改善关系的强烈意愿。 欧盟目前正逐步重组供应链,减少对中共战略依赖,并加强对中共投资与并购的防范,防止战略资产落入中共手中。中共与欧盟在电动车与烈酒等领域的贸易摩擦也在持续升温。欧盟去年对中共国电动车加征反补贴关税,中共则在7月5日开始对白兰地加征最高34.9%的反倾销税,贸易对抗趋于常态化。 尽管如此,忻华认为,中共仍有操作空间。他指出,美国对中共存在明确的战略安全与军事防务敌意,但欧洲并无类似战略对抗文化,因此冲突虽有,但不至于持续激烈。再加上欧盟27国分歧巨大,中共可施展“各个击破”策略,利用欧洲“两边下注、摇摆不定”的外交习性继续拉拢。 然而,从总体战略趋势来看,川普回归加速欧美分裂,却也未带给中共实际外交红利。反而在西方世界普遍“去中共化”与“防风险”的主基调下,中共被欧盟视为更明确的制度威胁,孤立趋势愈发明显。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道
5天前
🔥中共政权大转折前兆!习近平成众矢之地? 近日,关于习近平的负面传闻层出不穷——包括健康恶化、中共高层博弈激烈、甚至政权或将更替等,网络谣言满天飞。对此,旅美政论家、前台湾驻港官员汪浩7日在脸书发文指出:不论传闻真伪,仅传言的广泛流传就已反映出中共体制下的政治不稳与社会不满无处宣泄的现实。 汪浩长期研究两岸关系与中共政治,具国际视野。他指出,关于习近平健康亮红灯、失势乃至遭遇政变的说法虽缺乏实证,却揭示出中共政局的高度不透明与社会情绪的紧张压抑。这些传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经济、政治与社会结构性问题积压的必然结果。 他分析,当前中共正面临多重困境——房地产崩盘、地方财政告急、制造业陷入通缩、对美出口锐减,导致社会普遍对前景悲观,而习近平作为权力核心,自然成为公众怨气的承载对象。 除了经济恶化,中共高层内部的不安也不断浮现。汪浩指出,高频“打虎”行动、军队清洗潮未歇,连外交部长王毅在欧盟场合的“失言”——坦承不希望俄罗斯输掉战争,也暴露出中共权力集团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更严重的是,政权长期压制舆论、信息高度封锁,在缺乏公开讨论与制度纠错机制的环境中,谣言反而成为社会宣泄与“替代信息”的通道。 汪浩警告,这类传闻的流传也可能被中共内部派系操作,借机发动权斗,加剧政治不稳定。他点出:“当政权无法靠透明资讯建立信任,人民就会转向猜测与阴谋论,陷入‘不透明-不信任-不稳定’的恶性循环。” 他总结说:“传言未必等于事实,但却能真实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政治心理状态。若中共不改革其信息封闭与治理失灵的问题,‘习近平出事’这类消息将一波波回潮,甚至可能演变为政局变化的前兆。”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