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terday 2周前 cursor 这类工具的出现,极大的拉开了“说的清楚”和“想不明白”的产品经理之间的差距。 当然在程序员之间也拉开了极大的差距。 别看吵来吵去,最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后会发现,人群是分了,但不是按岗位来的。 那些能更好的利用这类工具的产品经理和程序员们,现在我们会发现,他们本来就是同一种人。 他们会想到一个功能实现之外用户有多少种不按预设来操作的方法和路径,他们不会讲出“正常人不会这么用 cursor 这类工具的出现,极大的拉开了“说的清楚”和“想不明白”的产品经理之间的差距。 当然在程序员之间也拉开了极大的差距。 别看吵来吵去,最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后会发现,人群是分了,但不是按岗位来的。 那些能更好的利用这类工具的产品经理和程序员们,现在我们会发现,他们本来就是同一种人。 他们会想到一个功能实现之外用户有多少种不按预设来操作的方法和路径,他们不会讲出“正常人不会这么用”这么自大的话。他们知道业务逻辑成功的有一种,失败和错误却有一百种可能,都要考虑到。 他们只是之前的岗位名称,使用的工具,侧重点略有不同而已,但其实是同一类人。 cursor 只是放大了人和人的差别,和岗位没什么关系。 #工具效能 #产品管理 #程序员差异
yesterday 3周前 用 cursor 类工具最大的风险不在工具,在人,在于你有没有放弃思考。 到底要不要自己写代码,当前 AI 能力能辅助你做到什么地步,那些只是表象。 不管你会不会写代码,如果你放弃思考,将主动权交给他者,很容易下一步就是放弃对自己想做的东西的理解。 相比之下,过程中写错代码或者做不出来都是层级低一点的小事了。 为什么到了项目大一点,用 AI 辅助就步步掣肘?因为一个软件从来都不只是代码的堆 用 cursor 类工具最大的风险不在工具,在人,在于你有没有放弃思考。 到底要不要自己写代码,当前 AI 能力能辅助你做到什么地步,那些只是表象。 不管你会不会写代码,如果你放弃思考,将主动权交给他者,很容易下一步就是放弃对自己想做的东西的理解。 相比之下,过程中写错代码或者做不出来都是层级低一点的小事了。 为什么到了项目大一点,用 AI 辅助就步步掣肘?因为一个软件从来都不只是代码的堆砌,而是心血的结晶。 你在这里放弃的东西,一定会在别的地方有更多的代价等着你付。至于 AI 帮你写多少代码其实是小事了。 也许未来有一天确实可以,但现在,不要在这么简单的 LLM 面前就放弃自己的思考,不管你会不会代码,对事物的掌控和理解,还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cursor工具 #AI能力 #写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