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9 17:15:33
#蹭網發推之九十 董鬱玉二審將開庭 週四(27日),北京高院下發了中共官媒《光明日報》原評論部副主任董鬱玉“間諜案”二審將於3月31日開庭的通知。 2022年1月14日,董郁玉在北京一家饭店与一名日本外交官共进午餐时遭北京警方拘留,該外交官当时也被北京警方带走数小时後獲釋,引来日本外交部的强烈抗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時就此回應稱,這名外交官在中國從事了“與其身份不符”的活動。 董郁玉被關押2年5個月後,被北京检方以间谍罪起诉。北京二中院自2024年7月起对董郁玉案进行闭门庭审,北京律師莫少平、張東碩(原聘律師尚寶軍因患病,改聘張東碩律師)為他做了無罪辯護。11月29日二中院以間諜罪判處董鬱玉7年有期徒刑。判決書引用董鬱玉與日本前駐華大使垂秀夫以及多名日本外交官的接觸,作為他與間諜組織特工會面的證據。董鬱玉不服判決,提出上訴。 判決當天,董鬱玉家屬發表公開聲明,聲明中說:“根據庭審中宣讀的判決書內容(此判決書未提供給董郁玉的律師或家人),董郁玉會見的日本外交官,包括時任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及現任駐上海首席外交官岡田勝,都被明確指認為“間諜組織”——即日本駐華使館的代理人。 我們對中國當局公然將外國大使館認定為‘間諜組織’,並指控前日本大使及其同事為間諜感到震驚。 基於法院的這一推論,我們代表全體中國公民想要問一個問題:當局批准垂秀夫擔任大使時難道不清楚他的身份嗎?為什麼在2022年沒有以間諜罪驅逐垂秀夫及判決中提到的其他所有日本外交官? 隨著董鬱玉被定罪,每一位中國公民在與日本大使館或可能任何其他外國大使館及其外交官接觸時,是否都需要意識到中國政府可能會將這些使館視為‘間諜組織’?中國公民也應清楚,外國外交官在中國法律的定義下有可能被認定為‘間諜組織’的代理人。” 日本駐華使館沒有對董鬱玉的判決進行評論,日本外相岩屋毅隨後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无论如何,我们的海外使团进行的外交活动都是合法的。” 依照中共司法慣例,二審維持原判只做書面判決。董鬱玉二審正式開庭,或給董鬱玉和家屬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