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风
0 关注者
Frank Wang 玉伯
6天前
一个工具,一旦能解决动机问题,其他所有问题就都是次要的。 比如一个炒股工具,号称能有 20% 收益,就会有很多人去用。如果少数人赚到了这个收益并传播出来,就会源源不断有人去用。直到大众发现,20% 收益是骗人的,还经常会亏钱。被勾起的动机一旦消失,工具就开始死去。 比如一个视频剪辑工具,通过短视频的网红和各种直播课程,勾起了你也想成为网红的动机,开始有欲望想去做视频,那么这个剪辑工具就会有人去
金融汪
1周前
周五的晚上看到一篇绝佳的文章,来自V神: "当人们最有动机让你放弃反对他们时,恰恰是你拥有最大筹码的时刻。” “出于利他主义而采取的权力最大化行动,和出于贪婪自恋而采取的权力最大化行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任何试图做后者的人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告诉你,他们试图做的是前者,并让你相信他们是个好人。”
铁锤人
如何提高执行力呢? Andrew Huberman 是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教授,在油管有 720w订阅者 我仔细看了这期关于执行力的视频,发现下面意想不到的观点 多巴胺的唯一使命是让你行动,而不是让你感到满足。你追逐的不是终极的快乐,而是减轻没有快乐时的空虚,所以真正的驱动力即是匮乏。 永恒的驱动力从不诞生于可预测的满足,因此你必须间歇性地拒绝奖励,才能永不失去渴望,避免多巴胺大幅增加后的巨
Morris
1个月前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做法,是不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呢?你就看他是不是有足够多的选项。比如说,一个人说他最爱吃稀粥、馒头。那你就看看他是不是没得选。
Y11
观察事物的本质,有时需要剥离表面的“形容词”,只保留核心的“名词”和驱动行为的“动机”。 当我们这样做时,会发现纷繁复杂的世界背后,很多行为其实有迹可循。 比如,人们常说某人“在搞个人影响力,涨新粉丝”,如果剥离这些修饰,核心行为就是“积累关注者”,其动机可能是获得认可、实现商业价值,或是其他更深层的目标。 同样,“做广告代言,营销增收”,本质是“推广商品”,目的是通过扩大销售获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