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潤傳媒
2 关注者
仗义每逢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一句话让现场的人无话可说!
紅墙窄門
3个月前
劣币淘汰良币,流氓掌控大局。在中国历史上,读书人是干不成事情的,即便是就差一步登顶,也终会沦为斗争牺牲品。
徒步的骑手
6个月前
林语堂说过一种现象:“读书人最应头脑清楚,然读书人偏最常上当。”这大概就是《续孽海花》中小燕子说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很多读书人参与现实事务,往往如此。现代社会批量生产读书人,为谋生不断背诵概念短语,写些不疼不痒、不错也不对、不好也不坏的文字。 读这类文字,会想起林语堂的另一段话:“有学问而没有感悟,有交谊而没有了解。有父母妻子而没有温情,有礼义而没有仁者的存心,是人生一件极可悲的事情。这种
逃跑的韭菜🇺🇸
野夫他们那代中国人普遍的道德水平实在是“高”👍! “你看我野哥多“仗义”,至少没收钱不给房!” 虽然你们提意见说房子质量差,他就给你断水断电。 洗地这位大蝈是不是照搬的“他还是个孩子啊!”😂 恕我直言,这洗地水平真的不行。😂🤣
波士頓書評
7个月前
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真正已经成为过去了吗?中国的读书人再也不会像陈伯达那样成为政治的附庸和工具了吗?庐山会议式的闹剧再也不会重演了吗?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为徐友渔为余汝信新书《陈伯达年谱——中国头号理论家的跌宕人生》所写序。 徐友渔 | 一言难尽陈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