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05:57:52
【媒体:要钱太难政府生意还能做吗?】 郑永康的企业遭遇了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这家曾被纳入某省级“专精特新”名单、主要为地方政府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企业,员工规模一度扩张到百人左右,但在2024年被迫裁员至60人。这一年,该企业经历了地方政府城投和国企前所未有的应收账款问题。尽管2024年该公司业务增长了20%左右,但政府的付款周期却大幅延长。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该公司每次例会的首要任务就是催款。另一方面,由于一名企业投资人的变动,郑永康的企业被金融机构抽贷。此前,在该公司被纳入“专精特新”名单时,多家金融机构曾主动找上门,提供贷款。为了维持公司的运营,郑永康不得不尝试网贷、短期高利贷,甚至有两个月无法正常发放工资。进入2025年,郑永康仍然无法摆脱政府业务。他认为虽然政府账期较长,但仍有新的业务需求,外部企业的市场增量空间则更为有限。郑永康的企业主要提供两类服务:一类是传统业务,一类是围绕数据资产的相关业务。2024年,多地地方政府纷纷筹建数据集团,并推动数据资产入表。因此,去年也是郑永康的业务大年。但业务量的增长,也带来了应收账款的增加。从来没有哪一年的收账比2024年更难,郑永康说。2023年,郑永康就发现很难从地方政府手中收回账款。因此,2024年上半年,他和公司的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都开始催要账款,但账期还是逐渐拉长,从3个月、6个月,甚至到一年以上。郑永康说,2022年和2023年时,有些被欠钱的企业会去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清欠平台登记。只要登记,欠款单位通常会在第二天或第三天给予反馈,协商解决方案或解释拖延账期的原因。但到了2024年,再到清欠平台上登记已经没什么作用了,“上面登记的企业已经太多了,很多地方政府、城投以及国企都‘债多不压身’”。在郑永康看来,以前企业顾虑后续订单,不会催得太狠,但现在已经无所谓了。“不要回钱,企业就过不下去。当下都过不去,哪儿还顾得上未来。”2024年下半年,面向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化债方案落地后,郑永康还没有要回帐。郑永康说,即使地方政府有能力偿还账款,按照政策要求,也会优先保障建筑类施工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都涉及大量农民工的生计问题。郑永康所处的行业正处于一系列变化中。比如,以前只需要负责项目中的某一环节就可以,而现在还需要帮地方政府找资金、找金融机构,直到项目落地,地方政府、城投国企等甲方才会付款。郑永康说:“整个项目的链条被拉得太长了。项目周期的延长意味着不确定性增加,风险也随之增大。”变化之下,2025年还能继续做政府的生意吗?经过一番观察,郑永康认为企业依然需要将政府作为主要客户,“企业之间的竞争太激烈了,除了部分企业能保障款项外,大部分都不太稳定”。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63276048?serialId=8759d08c2fbb781446e1ae3dee4fe0c1&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en2H21jS#搜狐新闻
2025-04-16 05:57:52
2025-04-12 11:58:34
2025-04-12 09:23:04
2025-04-12 08:33:54
2025-04-10 13:16:18
2025-04-09 10: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