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前

【独家|频繁排气被骂“屁王” 高中女生患肠易激综合征】放屁、肠鸣、腹泻、便秘……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因为肠胃不适而引发的问题,虽然有时不雅,偶尔也会引发尴尬,但总体而言,它们只是些不太要紧的小问题。然而,当你的肠胃不再受控,放屁不再是一件无伤大雅的小事,你或许会因此被嘲笑、被嫌弃,甚至没有办法保证正常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有一群人,正困在不受控的肠胃里。宋妍觉得自己的身体像一个扎不紧口子的气球。有时,肠道气体从肛门缓缓泄出,她能感觉到屁股热热的,“有一股小的气流自己漏出去了。”有时,她毫无察觉,直到闻见一股食物腐烂味,或者看到周围的同学捂住鼻子、用手扇风,露出熟悉的令人不舒服的调侃笑容,她会瞬间羞愧难当,“我又排气了。”她试过努力憋住,然而越忍,就越控制不住,原本就发胀的肚子,像一个不断往里充气的气球。最终,安静的教室爆发一阵“噗噗”声,“周围的人会一下都看过来。”宋妍用了三个词形容处在视线中央的自己,“非常尴尬,非常羞耻,非常愧疚。”和宋妍的情况类似,许多年轻人同样是从一次肠鸣,持续的胀气,或者是频繁拉肚子开始,发现自己的肠胃不受控了。18岁的小年在初一下学期发现,自己放屁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还伴有腹痛现象。她尝试憋住,到下课时间再去厕所排气。然而情况没有缓解,“每天都会有一股热气从屁股那里流出来,感觉很不对劲了。”班上有同学给她取难听的外号,在背后喊她“屁王”“臭屁精”。有时一踏入教室,班里的同学立马起哄,“她又回来了。”她看过许多医生,从小县城里的医院一路看到省会医院,小年说,医生给的诊断结果是慢性胃炎。然而她按医嘱吃过中药、西药,排气现象依旧没有好转。最严重的一次,住在隔壁宿舍的一位女生专门跑过来,指责她身上有味道,小年没忍住,大哭了一场。当意识到自己无法控制体内乱窜的肠道气体时,这些年轻的学生们开始采用各种方式,试图掩盖让他们尴尬无措的气味。有人即便在夏天也会随身携带一件针织衫,把它当成坐垫,试图达到吸味的效果,还会把风油精、花露水带到学校,隔几分钟就往衣服上滴几滴。有母亲给孩子买了号称富含钠离子的“净味”短裤,一条200多块钱,面料像雨衣一样,厚重且不透气,短裤里还有一个可替换的棉垫。这位母亲说,在30多度高温的夏天,她的女儿也必须穿上这件短裤,才愿意返校,“她说不穿那个东西,她就没有一个心理寄托了。”在上海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刘菲眼中,肠易激不算是一个疑难杂症。医学上,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是腹部不适或者腹痛,伴有便秘、或者腹泻、或者便秘腹泻交替,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最近有一周发作一次的频率。此外,要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比如做过肠镜、胃镜、腹部超声等都没有问题,没有息肉、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病变,便能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刘菲指出,如果患者食用过多产气食物,加上胃肠动力不足,也会出现排气、胀气现象。排气症状不是肠易激的诊断标准。实际上,肠易激综合征是功能性疾病,没有证据显示它可以直接进展成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或恶性肿瘤。但在刘菲看来,“功能性疾病有时候诊断治疗更困难,如果真的生了肠息肉,摘掉就好了,但肠易激多多少少都和心理问题相关,心病难医,这个治疗是更复杂的。”国际胃肠病学SCI期刊2019年统计,肠易激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患病率为39%和29%,同时发生的焦虑和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23%。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由于学习任务繁重、精神压力较大等多方面因素,肠易激综合征已成为高中生发生率较高的亚健康问题之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曾经在2020年对上海市、青海省、海南省、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5000多名学生中,肠易激的发生率为4.5%。肠易激患病率与年级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很可能是因年级升高,学业压力和精神负担也更重所致。而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都会增加肠易激的发生率。李治畯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他观察到,肠易激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但年轻患者感受到的困扰会更大,“比如中学生的时间是跟着学校的集体行程走的,对一个孩子来说,一节课45分钟,中途要上厕所,就要报告老师,等于在全班人面前频繁提这个事情,生活方式会变得很压迫。”许多同样身受频繁腹泻、排气困扰的人发现,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女孩,而且大多敏感、内耗、对自己要求高,十分在意外界的眼光和评价。李治畯表示,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更要学会的是,如何和别人沟通,表明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而大众的责任就是要学习了解这个疾病。 #洞见计划 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13675762_122310197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BcKS4ayY#搜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