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 Ping胡平

Hu Ping胡平

0 关注者

1天前

从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谈起——1975年夏秋之交,毛泽东发动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运动:评《水浒》。这件事现在很多人恐怕不知道或是淡忘了,不过当时毛讲过的几句话很多人却记住了。 毛泽东评《水浒》,说宋江是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这话一想就不对。想那宋江,当初以戴罪之身发配江州,在浔阳楼还醉提反诗,曰:“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怎么到了在梁山汇集天罡地煞一百单八将,当上寨主,反而倒老想着受招安,反而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了呢? 不错,宋江当上寨主后,确实老想着受招安,但其他那些不想招安的领袖,又有几个是想着争天下夺皇位呢?实际上,大多数好汉只是满足于占山为王而已。 王伦时代的梁山泊,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平日只是干些打家劫舍、小打小闹的勾当,皇帝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地方政府也懒得倾力围剿,或许还有养寇自重的小算盘,借机多向朝廷要维稳经费。等到宋江一伙先后上山,梁山的实力迅速增长,宋江也名列四大寇,在皇帝那里挂了号,于是梁山就面临被朝廷大军征剿歼灭的巨大危险。与此同时,梁山的发展似乎也遭遇瓶颈,看不出有燎原之势席卷天下取而代之的气象。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宋江才打起受招安的主意。你可以说宋江才具不够,没有呼风唤雨改朝换代的本事,但你不能说他主观上就没有过取而代之的野心,主观上就甘心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其实,在历史上,外国的造反者才往往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中国的造反者动辄就连皇帝一起反。 在外国,不论是欧洲还是俄国,再有亚洲的日本、印度、泰国,君权神授的观念比较强,极少有造反者拉起大旗公开宣布反皇帝的。虽然也发生过对王位的争夺,但争来争去还都是在王室的家族内部倒腾。俄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民间造反是普加乔夫领导的,而这位普加乔夫却还是冒充沙皇彼得三世。 中国的历史就不同了,从史书记载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当如是也”,到神话小说《西游记》里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君权缺少神圣的光环。从秦始皇称帝到清宣统退位这两千来年历史,改朝换代,江山易姓竟多达二十几次,可见你不能说我们中国人习惯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可见毛泽东评《水浒》实在是皮毛之见。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