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胡耀邦:从国共内战到天安门事件(1915-1989)》第九章 邓小平的愤怒与胡耀邦的下台 回顾一九八○年代中期政局,以及中共高层领导人之间复杂的互动,往往使人相对而言疏忽了总书记胡耀邦与总理赵紫阳之间的关系。 如果当年两人能够联手对抗邓小平,对抗保守左派与固执元老,政治情势可能改观。但胡耀邦与赵紫阳没有这么做,或许基于结构、政治与个人因素,他们也没办法这么做。 与赵紫阳相比,胡耀邦在文革期间碰上的政治困境严重得多,在劳改营的时间也长得多。两人都在一九七○年代中期替邓小平工作,不过赵紫阳当时在四川省工作,胡耀邦则处在左、右两派之争核心的北京。像邓小平一样,胡耀邦也注意到赵紫阳在四川成功管理的经济复苏、特别是农业复苏的成就。一九八○年,当胡耀邦与赵紫阳一起进入政治局常委会时,胡耀邦或许了解他们两人的任务就是一起工作,支持邓小平的现代化中国经济政策。两人都了解邓力群与胡乔木这类左派残余势力对他们充满敌意。赵紫阳甚至曾对胡耀邦在共青团的一名亲信说,一九八四年的他与胡耀邦「都在一条船上」,这话让胡耀邦非常鼓舞。但赵紫阳在遭到罢黜后,在自己的书中与接受其他历史学者访问时,表达的并非那般大公无私,而且前后并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