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韵和2025-02-24 04:37:16周恩来早已策划三千万知青下乡 法国汉学家潘鸣啸(Michel Bonnin)先生的《失落的一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中译本),乃“知青学”集大成专著。知青研究再演“敦煌故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知青运动在中国,知青学在国外。《失》着所引参考文献,外文也比中文热闹。 笔者也是知青 (乡龄八年),一直关注“知青学”,但《失》书中一些数据仍闻所未闻,三十多年前的旧闻对我仍是新闻,
朱韵和2025-02-21 01:59:43文革初期几十万红卫兵涌上“革命圣地”井冈山,山上很快断粮,上山学生们竟有饿死。周恩来动员赣鄂闽浙粤等大城市蒸馒头做点心,再由空军飞机空投。“我们前后一共向井冈山空投了半个多月的食品,才使大多数的学生们免于饿死。不过,最后还是饿死了极少数的几个人,还有因为饥饿一下吃多了,撑死的也有。 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局限于井冈山一地,在韶山等其它的‘革命圣地’,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吴法宪认为毛搞红卫兵大检阅有
朱韵和2025-02-19 04:27:39高文谦先生曾接触过周亲自经办的一些专案材料,他说“上面都有周的签名或批示,有的还作过多次批示,写了大段的批语,口气是很严厉的,笔下颇有绍兴师爷的遗风”。其实我们不必幻想在列宁式政党内会有正常的天理良心,是非曲直这类东西。我们知道,周对毛是怕得要死的,一辈子总在检讨。对毛的任何一点暗 示都诚惶诚恐。对毛小心翼翼,唯恐伺候不周,竟然能够跪在地上给毛讲解接见红卫兵的行车路线。堂堂一国总理,给毛写信,还要
朱韵和2025-02-19 04:26:27关于周本人的文革历程,海外已有相当有份量的著作,比如高文谦的《晚年周恩来》就是一部质量很高的著作,材料扎实、立论平实、分析入理。我稍觉遗憾的是,高先生是厚道人,下笔相当敦厚,对周笔下留情,没有更犀利痛快地剖析周助纣为虐的阴暗心理。我以为在打倒刘少奇的问题上,周用他超常的处理事务 能力,帮助毛干成了他想干而干不成的事。我们都知道,毛是在66年8月5日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而就在前一天
李幺傻2025-02-17 22:22:401972年2月24日,尼克松访华,要去游览八达岭长城,但前一天下了大雪,尼克松以为无法游览了,没想到的是,周恩来发动了80万群众,连夜铲冰扫雪,将尼克松要游览的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第二天,尼克松惊讶万分,如愿游览。这种事情,会在美国发生吗?
朱韵和2025-02-13 04:04:58分裂人格周恩来 李江琳:我认为,周恩来的行为反映出他的精神变态更典型。他的变态思维,变态情绪,变态行为,都局限于面对一个人,就是在精神上完全把他打败了的毛泽东。在党的早期历史上,他曾经是毛的上级。那时他借共产国际的背景势力,曾经让毛泽东不得不服,记仇的毛泽东记了一笔他到死也还不清 的帐。在毛泽东面前,周恩来就是一只斗败了的蟋蟀。他对毛泽东的惧怕,服膺,谄媚,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无意识记忆,是非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