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支持以读书会形式进行结社尝试,读书会或学习小组,是一种以知识分享和共同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结社模式,在清末民初比较常见。如果踏踏实实地做下去,每个读书会或学习小组里,哪怕只有一个人读书,这也会对社会产生传播思想的土壤。中国眼下社会躁动不安,让人想起清末那一代人,而且两代人同样相当浮躁、不肯脚踏实地吸收思想,甚至没办法好好读完一本书。这种躁动不安的环境除了滋生暴力思维、助长野蛮习性之外,丝毫不利于民主思想传播,更不利于培养民主品格,因为大部分人都急于求成,随心所欲发泄情绪,盲目扩大社会仇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种环境就是暴政循环的土壤。就像哈维尔所讲,要反对极权主义,首先要把极权主义从我们自己的身体里驱逐出去,不然我们就是极权主义的滋生土壤。 另外,我们眼下的微信群、电报群、Signal群大部分还处于无效结社状态,并没有产生社会联结效果。真正的结社不只是拉群。 这是我一再强调要培养社会运动骨干人才的原因之所在:社会根本不知道怎么结社,更不知道怎么运动,除了对社交媒体发泄情绪,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办,往往就在极端情绪之间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