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07:28:00
【起底教培机构骚扰式卖课: #买两本书被教培电话轰炸了一周 】消费者徐颖怎么也没想到,就是给儿子买了两本暑假用来预复习的练习册,就遭遇了出版教培机构长达一周的轰炸式电话、微信卖课推销。徐颖的儿子马上迎来二年级暑假。5月20日,徐颖刚与群里的同学家长讨论怎么过暑假,当天晚上打开抖音就被推送相关教辅材料的直播间:语文、数学两本预复习册共花费69.9元。两天后,包裹到手。徐颖在拆了快递之后看到,除了两本练习册和对应的字帖等赠品外,还夹了一张小纸条,内容为添加辅导老师企业微信的二维码。虽然明知对方有营销的行为,但自己作为家长也有需求,而且只是偶尔不定期地推送新练习册,对于这类企业微信并不排斥。让她没想到的是,添加该机构的辅导老师的微信后的一周,从电话到微信,从上午10点到晚上近11点,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频繁接到这位老师的推销电话和微信。且内容均与预复习册无关,推销的产品均为这家教培机构的在线网课。在被连续骚扰了一天后,徐颖立即以“文字+电话”的方式,明确告诉上述练习册对应的老师,自己孩子不需要上网课。根据微信截屏,徐颖的回复内容十分客气,并感谢了对方辅导老师,辅导老师也明确回复“了解,会做好登记”。但这并没有阻挡甚至减少这位辅导老师轰炸式的营销。在明确表态自己儿子不需要上网课的当天,从上午11点到晚上11点,徐颖依然经受了长达12小时的推销。不仅推销电话从早上打到晚上,微信的推送消息也接连不断,仿佛只要不买课就一定会被“轰炸”。律师表示,教培机构在家长扫码后,以电话、微信反复推销无关课程,且在被明确拒绝后仍未停止,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得向消费者发送商业性信息或者拨打商业性电话。消费者同意接收商业性信息或者商业性电话的,经营者应当提供明确、便捷的取消方式。消费者选择取消的,经营者应当立即停止发送商业性信息或者拨打商业性电话”。有教育专家表示,教培企业的营销方式必须具有底线,营销内容必须要有红线,什么可以纳入教培,什么不能纳入教培,纳入教培的内容应该怎样营销,都应该划出清晰且严肃的边界。就教培企业营销方式而言,要尊重消费者意愿,应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意愿,不得采取强迫、欺诈、骚扰等不正当手段推销课程。同时,在营销过程中,企业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其词或隐瞒重要信息,以免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97691474?serialId=01be0825a0f268505af6fef0aa9c22d6&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w0Z5cumy#搜狐新闻
2025-03-12 07:28:00
2025-03-05 21:38:04
2025-01-17 13:43:21
2025-01-11 21:14:34
2025-01-05 03: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