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越疯狂,我们越要冷静 昨天没发推,而是静下心来把这几天的思考做了一个总结和梳理: 第一个问题,这轮整个加密货币圈子叙事的主线是什么? #BTC 15000➡️120000 整个非典型牛市已经持续了两年半,为什么说这是一轮非典型牛市?因为这是一轮在紧缩周期中爆发出来的牛市。 刨除牛初整体加密的超跌反弹(22年大熊后)衍生出的各种后来被证伪的叙事(L2,模块化等等),再刨除牛中由于整体流动性不足而衍生出来的超级MEME赛季这两个支线故事;从整体的视角去看,币圈内部依然没有什么让人兴奋的主线叙事,这轮牛市基本可以定义为在20-21赛季东西易手之后,由美国主导的“资本牛”。 这样牛市的特点是,山寨会在每一轮小级别的趋势行情中都超跌反弹,而比特币一路长虹。 第二个问题,以太坊 #ETH (1300➡️3800) 顺着第一个问题的思路,来看以太坊;那么看以太之前,不如让我们来先解构大饼这轮牛市的各个阶段15476➡️30000,是经历深熊之后的超跌反弹,但是30000之后呢?到现在的12万?降息预期?ETF预期与ETF通过之后的资金流入? 如果把整个大饼从2023年10月突破3万之后的走势连起来看,我们就有了答案。 这整个区间(202310➡️现在)太平吗?中间有没有利空?日本利率问题、战争问题、川普就任之后的利好尽出,关税战......但是耽误大饼一路上涨了吗?不但没有耽误,反而是一路新高,我想说一句这就是“麦克赛乐们”的顶级阳谋。 为什么说要先解构大饼?因为大饼是以太已经跑出来的模板,现在可以看到的是,资本有在以太身上复制大饼的路的端倪; 为什么以太从1300到3800这么快,不给人一点点反应的机会?除了初期盘整了一下,之后基本一路盯着小级别的技术指标上? 因为这条路熟啊,太熟了,大饼刚刚跑完。 第三个问题:接下来的思路 顺着梳理清楚的思路,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几点结论: 1,山寨就是陪跑的,起码在币圈出现足够让人兴奋的内生叙事之前,山寨整体只能是超跌反弹的陪跑;你觉得在数以万计的币种中选出3-5个10000%涨幅的币种容易?还是在大饼或者是以太上吃一个100%容易? 如果你想博弈前者的收益,那么不妨看看,自己的仓位跑赢大饼和以太的涨幅了吗? 2,要给以太足够大的想象空间,这题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毕竟追高都是苦命人,我们的交易体系,我们的技术体系,是天然的会排斥这种情绪和资金主导的上涨的; 3,牛市中,技术指标,特别是小级别的技术指标是失效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技术流交易者在这轮踏空,或者中间下车; 超买?背离?等回调?等回调的结果就是下车了就难上车;因为牛市从来都是情绪,而不是什么技术,因为牛市是非理性的。 最后 牛市是一场伟大的撤退 我们无法预测整体市场的顶部,预测各别币种的顶部也很难,能做到的就只有合理的规划自己的仓位和策略去应对我们无法准确预测的市场走势; 止盈没有错,追高也没有错,错的是止盈之后的追高,追高之后的不止损,是不止损之后的被疯狂的情绪侵蚀后的被反复收割。 还记得前几天看股市大神的说法:进攻之后,第一个想到的永远都要是防守;而没有进攻的防守不叫防守,叫亏钱;能做到在攻守之间达到平衡是一门顶级技术; 我想说,别想太多,更别想要太多,在简单的行情里,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该赚的那份钱吧!
陈桂林
2个月前
以下是通过 #GROK 搜索对于特朗普行情的梳理,关键节点涂色: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开启第二任期,签署《美国优先贸易政策》总统备忘录,提出改革全球贸易体系,保护美国工人,但未立即实施具体关税措施,为后续政策调整预留空间。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来自加拿大的商品征收25%关税,对来自墨西哥的商品征收25%关税,对中国商品征收10%关税,并取消T86清关政策(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 2025年2月4日:中国宣布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包括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 2025年2月7日:美国暂停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低价值货物(800美元以下)最低限度豁免,以减轻海关负担,但后续政策继续调整。 2025年2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自3月12日起生效,取消此前多项豁免,要求钢铁和铝在北美“熔化、浇注”或“冶炼、铸造”。 2025年3月3日: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将中国输美商品额外关税从10%上调至20%,部分商品综合税率超40%。 2025年3月4日:中国宣布自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 2025年3月2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自4月2日起生效,零部件关税延至5月3日。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最低基准关税”(4月5日起生效),并对与美国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对等关税”(4月9日起生效),中国被施加34%对等关税,叠加此前税率后总关税达54%。特朗普称此为“解放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 2025年4月4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作为对美国“对等关税”的反制。 2025年4月5日:美国10%“最低基准关税”正式生效,原油、药品、半导体等商品获豁免。 2025年4月8日: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对等关税”税率从34%提高至84%,总关税达104%。 2025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关税提高至125%,立即生效;同时对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暂停“对等关税”90天,但保留10%基准关税。白宫随后澄清,对华关税实际为145%。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84%报复性关税生效,并向世贸组织(WTO)提出申诉,指责美国违反WTO规则。 2025年4月10日:中国宣布自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关税从84%提高至125%。 2025年4月11日:香港和澳门被纳入与中国相同的145%关税范围,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3.22%。 2025年4月13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关税豁免为“暂时性”,将审查半导体和电子产品供应链。 2025年4月14日:特朗普会见萨尔瓦多总统,表达支持汽车制造商调整供应链。英伟达收到通知,其H20芯片出口中国需许可证,规定无限期实施。 2025年4月15日:中国要求国内航空公司暂停接收美国波音飞机及相关设备,作为反制措施。美国白宫发布“232”调查清单,称中国面临最高245%关税。 2025年4月16日:特朗普宣布对华245%关税,称因中国“不屈服”。 2025年4月29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撤销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的部分关税。 2025年5月2日:美国正式取消对中国内地及香港的低价值货物(800美元以下)免税待遇,需缴纳30%关税或每件25美元(6月1日起增至50美元)。 2025年5月3日:美国对汽车零部件正式加征25%关税。 2025年5月5日:特朗普授权对所有国外制作的进口电影征收100%关税。 2025年5月8日:美国与英国达成新贸易协议,部分撤回特定领域关税。 2025年5月13日: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特朗普称双方“达成大量共识”,中国态度转趋温和,但警告美方纠正单边加税做法。 2025年5月14日:美国将对包括香港和澳门在内的中国低价值货物的关税下调至54%。 2025年5月16日:特朗普威胁对欧盟汽车启动“301调查”,指责欧盟贸易做法“不公平”。 2025年5月20日:印度与美国讨论分三阶段的贸易协议,预计7月前达成临时协议。 2025年5月25日:欧盟请求将关税谈判期限延长至7月9日,特朗普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