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科学城邦
0 关注者
G_Z
10小时前
这语言风格,这超标的破折号,原以为是AI生成的答案,后来发现是五年前别人写的… 想起以前的吐槽,AI的写作风格其实挺像部分科普/知乎答主,但现在这类风格的原住民会应该很郁闷: 不仅"行走的维基百科" 类的特点魅力因AI出现大幅下降,自己的写作风格还常被误以为是AI生成.😅
德潤傳媒
2天前
【一条鱼让你搞懂经济学,碾压身边90%的人 】
iPaul
现实中的化骨绵水,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陈少举 (🦣 @[email protected] )
3天前
- Kurzgesagt出了一期关于AI输出错误信息的科普,符合预期的。 抛开版权和幻觉问题,现在的AI模型并不知道自己的训练集里的信息是否正确,单纯从互联网上抓取的信息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想到今天还在某频道看到一个信AI不信医生的事情: 😮💨
Y11
4天前
写作即思考 科学写作首先是一种思维的梳理过程。 当你开始动笔时,实际上是在强迫自己把零散的想法系统化,把模糊的概念清晰化。 就像我们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写或打字的过程本身就是大脑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 这种加工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思维中的漏洞,理清研究的逻辑链条,甚至在写作中产生新的灵感。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位年轻研究员在整理实验数据时,发现了一些与现有理论不符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