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閑人
2 关注者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2天前
曾助力废除“平权法案”的活动人士正在挑战美国精英大学招生中另一项“神圣”传统:给予校友子女优先录取的待遇。
谷风
美国12年免費教育包括課本文具、早餐、午餐,窮人連電腦都可以向學校借,所有學生無須穿校服上課。完全不像中國打着9年免費义務教育的旗号挖空心思,巧立名目宰家長。
欧K
1.能力再强=不如站队 2.付出再多=不如人脉 3.干活再多=不如会舔 4.业绩再好=不如关系 5.加班再晚=不如送礼 6.资历再老=不如嫡系 7.技术再生=不如会吹 8.贡献再大=不如会演 9.想法再好=不如会抢.总结社会的九大纪律
Pangyu 胖鱼 🐠
1周前
影视飓风 Tim 的成功,是阶层固化社会的一个典型样本。 诚然,父母即便坐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资产,也不会直接把钱塞给你。 但他们能做的,比“送钱”更关键——给你托底,给你时间试错,给你一条从不坠落的安全网。 Tim 曾在采访中提到,他初中时沉迷游戏,一整年几乎没去上课。 换做普通孩子,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被送去网瘾治疗学校”或“被父母老师打骂/彻底放弃”。 但他的父母选择了另一条路——
Shawn
推上面最近有很多人分享了老罗跟tim的访谈,很多人质疑tim中考失利,老爸有钱,才造就了他后面的成功。 诚然在家庭富裕程度这个问题上,tim也许会有一些认知上失调。但只要认真听了内容就能感知他真的是个优秀的年轻人。光凭人家家庭有钱这个事情,就武断的觉得人不行,这其中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