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乔木2025-04-24 08:21:06昨天AI产品蝗虫群,有朋友问有没有纳米 MCP的邀请。 那必须有!😏 只是现在还在内测,还有不少值得优化的地方。 既然有人想吃螃蟹,就先分享两个。 邀请码: V6BES7 EBSP7U 优势呢,就是官方花钱内置了Firecrawl、Minimax等十多个常用付费API,一键添加就能用。 初步体验,深度研究智能体还行。 #AI产品#MCP#邀请码
balconychy(贝壳里奇)2025-04-18 10:57:04用Cherry studio和高德地图MCP,整了个旅游规划智能体。 -自带景点地图,一键导航 -详细时间规划,预约提醒 #高德地图#旅游规划#智能体
宝玉2025-04-17 07:06:52认识 Codex CLI —— 一个开源的本地编码智能体,可把自然语言直接转换成可运行的代码。只需告诉 Codex CLI 你想构建、修复或解释什么,它就能把你的创意变成现实。 在这段视频里,来自 Agents Research 团队的 Fouad Matin 和 Developer Experience 团队的 Romain Huet 将首次演示,讲解如何在本地安全使用 Codex CLI,快#开源#编程#智能体
宝玉2025-03-14 23:48:47问:宝玉老师,我一直很困惑,智能体跟Ai编程这两者的区别,智能体适合什么场景,Ai编程适合什么场景?请指教 答:这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然定义在不同的环境或者不同人解读可能都有不同,我只是基于通用场景以我自己的理解解释一下。 首先说说 AI 智能体 为什么现在有了智能度很高的的大语言模型还要有智能体呢?因为大语言模型它只能接受文字、图片、视频、文档等,输出也只能是文字图片,没有记忆,没有办#智能体#AI编程#大语言模型
idoubi2025-03-06 12:12:04以 manus 为例,拆解以 multi-agent 为基础的通用任务智能体的工作流程: 一. 意图识别 1. 获取用户输入内容,进行必要的意图识别和关键词提取,比如用户输入的是“想去日本旅游,需要一个旅行计划”,拆解之后得到的关键词是: japan-trip,任务类型为:travel 2. 如果用户输入的需求比较简单,不能识别用户的意图,此步骤可以引导用户继续对话,补充更多的信息,或者上传#Manus#multi-agent#通用任务
宝玉2025-03-04 12:40:45模型即产品(The Model is the Product) 作者:Alexander Doria 过去几年,人们一直在讨论下一个AI发展周期可能是什么:智能体(Agents)?推理系统(Reasoners)?还是彻底的多模态? 现在是时候下结论了:下一个周期,就是“模型本身即产品”。 目前,无论是科研界还是产业界的变化,都在推动这种转型: • 通用模型扩展遇到了瓶颈。OpenAI发布GP#模型即产品#AI发展周期#智能体
素人极客-Amateur Geek2025-02-23 06:26:26聊一聊两个不懂代码的人,尝试用 html 做智能体的经历:我是一个文案,15 年文案。朋友是自学了一年半的代码。 在我使用一年半 ai 的时候,我发现了大模型终于可以帮我写文案了,于是积累了很多自己的文案生成方法。于是我想,我可以打包我的提示词工程和工作流,卖给其他人用。 于是就干!#HTML#智能体#文案
央视网-央视网2025-02-21 16:04:05假扮专家明星、秒变各种身份 “智能体”会改变生活吗?“您有法律问题,我来帮您解决”“心理学专家,回应你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伴随大模型飞速发展,面向个人用户的相关App(应用)也愈发丰富。而在部分App中,人们可能会注意到一个新奇的名字——“智能体”。#智能体#身份变换#未来生活
ginobefun2025-02-15 22:01:26新的博客文章:告别生硬翻译腔:构建 AI 驱动的多轮评审润色流程 在深入学习和阅读智能体(Agent)相关的英文技术文章时,我发现传统的翻译软件和方法往往难以将这些文章准确、流畅地转换成地道的中文。逐字逐句的直译不仅导致"翻译腔"严重,还会使句子结构生硬,专业术语处理不当,这让读者理解起来非常吃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始探索各种 AI 工具,并借鉴了分段翻译再合并、反思改进、使用"改写"而#AI驱动#多轮评审#润色流程
新浪新闻-环球网2025-01-02 06:56:00美媒:智能体成为2025年科技新焦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甄翔环球时报记者肖震冬]人工智能头部公司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奥特曼去年12月31日在社交媒体平台发..._新浪网#科技#智能体#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