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Fang

Daniel Fang

1 关注者

1周前

榕江老街名为古州老街,旧称中河街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以下是具体介绍: 老街历史渊源 雍正8年,张广泗建古州厅并修筑了古城墙。当时各地商人来到古州,在古州城东面的墙外聚居,随着人口逐渐增多,便形成了这条古街。 老街繁荣成因 中河古街因都柳江便利的航运而兴起,凭借发达的商旅走向繁荣。古贸易市场中,运进来的多是手工产品,运出去的则是木材、桐油、稻米、香禾糯以及侗布、兽皮、蓝靛、香菌等当地土特产。 老街建筑风貌 - 整体格局:北至梨子园,南至大河口码头,长度不到一千米,街上基本是古建筑,有两个会馆,即两湖会馆和广东会馆。 - 建筑样式:房屋多为单开门三到四层的细高建筑,一楼用作店铺,楼上是住宅,且大多保持着原貌,保存较为完好。 - 会馆特色:两湖会馆曾作为红七军第一纵队的司令部 ;广东会馆内举办着榕江历史展。两个会馆是过去商人聚会的场所,和其他地方的会所格局类似,都设有戏台,装饰精美,且二者位置相距不远。 老街当下业态 如今老街依然以商铺为主,主要经营银饰品和民族服饰用品,街上常能看到身着各种民族服装的人 ,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经历两次洪水冲击后,榕江老街受灾严重,现状较为严峻: - 受灾情况:古州镇老街片区地势低洼,紧邻都柳江,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洪水带来大量淤泥和垃圾,场坝社区背街小巷多,大型清运车难以驶入,给清污排障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居民家中的空调、热水器、洗衣机等电器,以及家具、生活用品等基本都被水泡,损失惨重;一些店铺的设备和货物被淹,像常驰广场(处于老街附近地势低洼区域 )负一楼被洪水灌入,一楼商铺也受影响,商户损失较大。 - 清淤救灾:目前,榕江县组织开展清淤排障工作,其他乡镇村民自发组织三轮车大队前来支援。全县采取“三线作战”策略清淤,包括机械开路对主干道进行清理,以及实行分区包干责任制 。同时,卫健系统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受淹区域进行预防性消杀,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 老街灾后重建面临诸多难题:一方面,洪水带来的淤泥和垃圾量大,背街小巷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清淤难度大,且垃圾运力存在不足情况;另一方面,居民和商户财产损失严重,资金短缺可能影响重建进度;此外,洪水对老街一些基础设施或许也造成了损坏,修复这些设施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