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xue Cao

0 关注者

1周前

紀念709十週年暨第九屆中國人權律師節 節目表 線上直播 (有中英文字幕翻譯) 會場 東京大學駒場校園,國際教育棟,314號房間 地图链接 開場發言 海倫娜·肯尼迪女男爵(Baroness Helena Kennedy)是國際律師協會人權研究所(IBAHRI)執行長、英王御用大律師(KC)、英國上議院議員。IBAHRI 長期透過聲明、聯合國行動、社群媒體行動、信函、面對面會晤及嘉獎等方式,為全球遭受打壓的律師發聲。肯尼迪女男爵長期直言不諱地批評中國的人權問題,特別是對律師的打壓。今年,IBAHRI與我們再度攜手,共同主辦 709 十週年紀念活動。 《709 故事》影片播放 這部30分鐘的影片根據近兩年的深度訪談和研究而制作,第一次對709事件的全貌進行提綱摯領的總結,包括抓捕、審訊、和審判、辯護律師和家屬的抗爭、背景分析、以及國際支持等各方面。影片在今年的律師節上首次放映。 講者 羅曼·紮夫爾塞克(Roman Zavrsek)是歐洲律師協會理事會(CCBE)的第一副主席,也是斯洛維尼亞 Završek & Šnajder L.L.C. 律師事務所的創辦人兼管理合夥人,專精於民法、商法、與人權法。他自 2012 年至 2021 年擔任斯洛維尼亞律師協會主席。此前他是 CCBE 交流合作推廣平台(PECO)委員會主席。 須田洋平(Yohei Suda)是日本與美國華盛頓州的執業律師,目前擔任日本律師聯合會(JFBA)國際人權委員會主席。他同時在東京大學駒場校區教授國際契約法。 特倫斯·哈利迪(Terrence Halliday)是美國律師基金會榮退研究教授,專注於全球化下的法律狀態。其研究重點之一是過去和當代律師如何在政治自由主義抗爭中,努力爭取基本法律自由。過去十五年,他聚焦於中國的刑事辯護與人權律師群體,以及國際社會在推動中國遵循國際人權規範的努力。 李方平律師1995年開始在中國執業,2003 年起代理了大量反歧視、政治異議和宗教自由案件。他的當事人包括反抗暴力計劃生育的陳光誠、異議人士胡佳、“三聚氰胺奶粉案”趙連海、維吾爾學者伊力哈木·土赫提,以及藏傳佛教領袖普布澤仁仁波切等。他也曾參與“北京益人平中心”和“公盟”等獨立 NGO 的法律援助工作,並長期觀察與參與中國司法改革的進程。 李金星律師2003年起在中國執業,曾代理多位知名異議人士及企業家案件。他創立了“洗冤網”並啟動“拯救無辜”計劃(類似美國的“無辜者計畫”),與志同道合的律師合作,為重大冤假錯案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尋求平反。他的工作導致他在 2019年被吊銷執照。 阿古智子(Tomoko Ako)是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她的研究興趣涵蓋中國社會中弱勢群體的賦權問題,例如農民工、HIV/AIDS 感染者、婦女、老年人、兒童,以及少數族裔和性少數群體。近年來,她參與中國和香港的公民社會與社群媒體研究項目,以及關於商業與人權的行動研究。她也是亞洲律師網絡(Asia Lawyers Network)執行主任。 翁國彥律師是臺灣義謙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長年致力於人權保障與公共利益訴訟,專精於人權事件、行政救濟、教師與教育法相關案件、釋憲聲請、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以及一般民、刑事訴訟。現任台北律師公會人權委員會主任委員。他也是台灣聲援中國人權律師網絡的發起人之一。 潘嘉偉(Patrick Poon)在香港多年從事各項運動期間,他曾擔任“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的首任執行秘書與董事會成員。2000 年代初期中國維權律師嶄露頭角時,該組織開創了海外支持中國維權律師的先河,工作涵蓋了文獻記錄、國際倡議以及為律師提供援助,貢獻巨大。然而,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後,該組織遭到打擊,於2021年9月被迫解散。今年律師節潘嘉偉將分享關注組的起源故事,借此向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及其創辦人何俊仁律師致意。 主持人 曹雅學(Yaxue Cao)是China Change 的創辦人兼主編。 於 2013 年 6 月 4 日上線,致力於向世界介紹中國人權、法治以及公民社會相關的新聞、評論和訪談。 中國人權律師獎 頒獎 第九屆中國人權律師節將向兩位人權律師頒發“中國人權律師獎”,以表彰他們在維護人權方面的努力與付出。

相关新闻

关联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