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之虎陈随易

前端之虎陈随易

0 关注者

4个月前

接口参数验证我是这么写的。 一共5个属性,分别是名称,类型,最小,最大,正则。 通过这5个规则,可以验证90%的场景了,至于剩下的10%,还是直接写代码判断吧。 这样的话,就不用json-schema和zod写那么多了,一行就能解决参数的验证配置问题。

#接口参数验证 #参数规则 #代码判断 #json-schema #zod #验证配置

相关新闻

placeholder

Viking

1个月前

用的越多越喜欢 ai-sdk,尤其是 generateObject 方法, 可以配合 zod,生成完美的 JSON 格式,不同模型生成 Structured Data 的参数都有些不同,用了它以后可以忽略这些兼容性问题。甚至还有实验性质的 repair text 方法,可以尝试去修复一些生成错误的 JSON。 这是我最近用的很舒服的一个库。

placeholder

lencx

1个月前

我发现 codex 现在很会写代码,在给出基本 form ui 结构后,要求它使用 zod 完善 save 逻辑,第一版输出在自己实现报错 ui。让它使用 Form 组件,它开始全局检索 Form 使用,然后重写(挺会通过检索已有代码来模仿学习)。codex 搜索是用自己实现的 rg 命令(基于 rust 实现),支持字符模糊搜索。

© 2025 news.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0.05346 秒. v1.0.46
我的评论